「臺灣遭攻打」成美軍唯一優先考量 美國防大腦制訂戰略曝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正式宣佈,交由政策次長柯伯吉領導制定2025年「國家國防戰略」(NDS)。(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正式宣佈,交由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領導制定2025年「國家國防戰略」(NDS)。根據先前報導,這份指導方針將把「遏止中國大陸攻打臺灣」,視爲美軍唯一優先考量的戰略情境。

美國國防部的聲明稿指出,爲了迅速落實川普總統「美國優先」與「以實力換和平」的施政目標,國防戰略制定程序即刻啓動,並將以《2025年國防戰略中期指導方針》作爲基礎與框架。

國防政策次長(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Policy)將主導本次國防戰略的制定作業,並由國防部各部門高層提供審查與意見。所有國防部單位在整個過程中,應全力配合戰略撰寫小組的需求。

而先前《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就曾揭露該戰略的詳細內容,該文指出,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將美軍戰略重心重新聚焦在嚇阻中國大陸奪取臺灣與加強美國本土防衛,同時選擇在歐洲與其他地區「承擔風險」。這份備忘錄顯示出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深遠影響,其中部分內容幾乎逐字複製了該智庫去年發佈的文本。

儘管川普第一任期與拜登政府皆將中國大陸視爲美國的最大戰略威脅,並調整軍事態勢以因應印太區域的潛在衝突,但赫格塞斯的這份指導方針更爲激進,將陸攻臺視爲唯一的「主要假設情境」,要求美軍優先因應,甚至超越其他威脅,進一步將龐大的美國軍事體系全面重心轉向印太地區,而不僅止於本土防衛任務。

文件指出,美軍的部隊規劃架構將完全以與中國大陸的潛在衝突爲核心,一旦進行重大戰爭應變計劃時,將僅以中國大陸爲對手,俄羅斯的威脅則交由歐洲盟國應對。

與拜登政府2022年版《國防戰略》強調「結盟抗俄」、稱「互利的同盟與盟友是美國最大的全球戰略優勢」不同,赫格塞斯的中期指導備忘錄則主張:北約(NATO)應承擔「更大的責任分擔」,因爲美國將不願再派兵支援其他地區,優先集中於自身戰略目標。

傳統基金會2024年8月的報告主張,國防部應優先關注三大核心事項:嚇阻陸攻臺、強化美國本土防衛,以及提升盟友與夥伴的責任分擔,這些內容幾乎原封不動地出現在赫格塞斯的備忘錄中。國會助理表示,國會幕僚一眼就能看出這份文件深受該智庫影響。

五角大廈最新的「拒止防禦」(Denial Defense)戰略指引針對臺灣,包含增加印太地區的美軍部署,手段包括派遣潛艦、轟炸機、無人艦艇,以及陸戰隊和陸軍的特戰部隊,並強化對可摧毀加固與地下目標的炸彈武器的投資。計劃同時也要求提升對印太地區美軍據點的防禦能力、建立預置物資儲備並改善後勤體系。

儘管強調支持嚇阻陸攻臺,該文件也呼籲對臺灣施壓,要求其「大幅提升」國防預算。川普與其盟友一向批評臺灣國防支出不足,曾呼籲臺灣將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10%,遠高於美國與大多數盟國的國防支出比例。

自川普上任以來,他始終迴避是否會容許陸以武力奪取臺灣的問題。

兩位熟悉臺灣官方內部討論的人士透露,臺北政府在與新一屆美國政府溝通上面臨困難,而且對華府的承諾越來越感到不確定——這種擔憂在今年2月川普與副總統範斯(JD Vance)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會談破局後進一步加劇。

爲向華府釋出穩定訊號,臺灣總統賴清德上週宣佈將把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高於目前的約2.5%,作爲軍事體系整建的一部分。陸隨後派出大批軍機與軍艦前往臺灣周邊海空域,併發出警告稱「玩火者必自焚」。

根據2023年外泄的美國機密文件,美國分析人士曾得出結論,臺灣軍隊恐無法阻止解放軍在空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