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刑滿即放人?苗栗隨機殺人案引爆「後續監控」制度大缺口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關心司法精神病院的建置進度恐延宕,要求法務部1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說明進度以及後續高暴力風險受處分人的移置計劃。(圖擷取自國會頻道)
苗栗發生隨機殺人案,11歲女童放學途中遭陌生男子持刀攻擊;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表示,孩子走在回家路上還要擔心被砍,是制度性的失能,要求法務部1個月內提出修法方向,納入刑後監控與延續拘留制度;民進黨立委沈發惠則關心司法精神病院的建置進度恐延宕,要求法務部1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說明進度以及後續高暴力風險受處分人的移置計劃。
法務部今(8)日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提出業務報告,提到法務部與衛生福利部共同籌設「司法精神醫療保安處分執行處所」,由衛生福利部負責規劃處所病房環境、醫療資源及設備,矯正署協助安全維護設施設備之設置(監視系統、門禁等設備),及安全維護人力配置諮詢與培訓等事宜。
法務部指出,「司法精神醫療保安處分執行處所」預計於2025年底前完工,2026年開始收治;其中司法精神「病房」4處共計183牀,其中南部病房50牀已於2022年12月20日開始收治,東部病房58牀已於2024年9月15日開始收治,北部病房45牀已於2024年10月1日開始收治,中部病房30牀建置中,預計2025年底前完 工,2026年開始收治。
吳宗憲提到,苗栗近期發生隨機殺人案,殺害女童的兇嫌10年前就在同地點砍人、攻警,如今出獄僅7個月又重演,顯示刑滿出獄不代表安全出獄,臺灣刑期到期即放人,缺乏後續監控,與加拿大、澳洲、德國的延長監督制度相比,形同讓社會承擔風險。
他指出,其他國家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都發現有一點,是有一些人不能再被放回街上,但我們到現在連司法精神病院都搞不定,要求法務部應立即針對未來1年內期滿出獄的高風險暴力罪犯,進行風險評估與心理輔導,並通報地方警政、衛政單位,建立追蹤與家訪機制,出獄第一天就要啓動防護。
沈發惠質疑,「司法精神醫療保安處分執行處所」預計2025年底完工,至今距離完工只剩2個月,今年年底是否能夠如期完工、明年啓用;鄭銘謙則坦言,因爲廠商問題,今年底完工「還要再努力」,力拚明年上半年完成建制。
沈發惠進一步指出,除建置進度外,外界也關注司法精神病房的牀數不足、維安人力不足,另外目前到底有多少高暴力風險的受處分人是在其他機構處遇,在司法精神醫療處所建置完成後,有沒有具體的移置計劃,要求法務部以1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