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愛用1詞代替「只要」?內行人搖頭:語意不同
一名網友分享,明明說「只要」就能夠表達清楚,但不少人卻堅持要用「但凡」,讓他聽了很煩躁。示意圖/Ingimage
你平常會使用「但凡」這個詞語嗎?一名網友分享,明明說「只要」就能夠表達清楚,但不少人卻堅持要用「但凡」,讓他聽了很煩躁。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這名網友在Dcard以「爲什麼現在很多人很愛用『但凡』」爲題,指出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但凡」並非中國用語,且在古代就已經有使用,意思是「只要」、「凡是」,但他很好奇,爲什麼說「只要」就可以解決的語句,卻要說「但凡」,讓他聽了非常煩躁。
這名網友進一步說明,近期看到越來越多人使用「但凡」來代替「只要」,聽起來很像在賣弄詞藻,說出來的話也一點都不文言,讓他實在無法理解。
貼文一出後,不少網友都表示「一樣的意思爲什麼不能用?那你爲什麼要講詞藻?不能講字詞嗎?你在賣弄國文造詣嗎?請問講成語也算在賣弄學問嗎」、「就是詞彙之一,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吧,不能因爲自己有偏好的詞彙,就看使用別的詞彙的人不爽吧」、「你用賣弄詞藻是不是也在賣弄詞藻」、「但凡你稍微多關注一點自己,就不會在意這種事」。
不過,也有網友迴應「語意不完全一樣」、「你但凡稍微知道點但凡的用法,就不會說出只要=但凡這種話了,語意根本不一樣」、「但凡不等於只要,它的語意更強烈,但凡比較常使用於普遍性的規則或常識;而只要是屬於低限度的條件達成的運用」、「其實『但凡』的語氣,跟強調程度比『只要』強烈不少,還是有區別,而且語意更精闢,會把但凡跟只要混在一起的應該是從小到大國文不求甚解的類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