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能向烏克蘭學的「第1課」 前CIA局長:花在此上的錢都值得
曾任中情局長的美前陸軍上將彼得雷烏斯。(美聯社)
曾任中情局長的前陸軍上將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28日表示,臺灣應該借鏡烏克蘭戰場,指戰車、裝甲車等,已無法無人機主宰在現代戰場上生存,呼籲美國和臺灣在軍事上都必須做出轉型。
彼得雷烏斯也呼籲說,臺灣軍方應該派人到烏克蘭學習考察。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28日,由前臺北立委、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許毓仁負責主持,邀請曾擔任美國駐阿富汗部隊指揮官的彼得雷烏斯座談,針對臺灣如何可以借鏡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上的經驗。
彼得雷烏斯指出,臺灣能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嚇阻政策不能失敗;彼得雷烏斯認爲說,烏克蘭在俄羅斯入侵前的嚇阻政策是失敗的,指烏克蘭並沒有做到足夠、明顯的準備;彼得雷烏斯強調說,任何花在嚇阻政策上的錢都是值得的,否則之後只會花費更多。
彼得雷烏斯也表示,美國的部分行爲向俄國釋出錯誤的訊號,讓俄國總統普亭認爲入侵烏克蘭沒有後患。
此外,彼得雷烏斯點出,烏克蘭戰場已經驗證現代戰爭出現前所未有的改變,指烏克蘭每年生產350萬架無人系統,包括空中、水上、陸上和自殺型無人機,最高一天可以出動到近7000架無人系統作戰。
彼得雷烏斯說,現代戰爭的前線非常具有殺傷力,不管是戰車、裝步戰車等都很難在第一線生存,只要敵軍被偵查無人機目擊,自殺無人機就會出動殲滅目標;彼得雷烏斯也說,不只是烏軍,俄國軍方的無人機在戰爭期間也出現長足的進步,可以飛得更高、更快,演變成俄烏之間的你來我往,不斷攻防的無人機大戰。
彼得雷烏斯呼籲說,美國必須做出轉型,從擁有較小數量、人爲操作、非常有能力,卻也非常昂貴的武器系統,改爲數量龐大的無人系統,且非遠端人爲操控,而是透過演算法來控制。
彼得雷烏斯呼籲說,臺灣軍方應該派人到烏克蘭做實地考察、學習,吸收烏克蘭的戰爭經驗。
另外,彼得雷烏斯也說,臺灣目前的國防支出佔GDP的2.5%,已頗具規模,未來還有繼續向上提高的計劃,但臺灣國會能否對此達成共識,共同支持行政院的決定,現在還不是那麼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