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烏克蘭 明日臺灣?卓榮泰:1關鍵確保臺灣戰略價值
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在立法院答詢。(姚志平攝)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雙方當場爆發激烈爭執,引發國際關注。民間也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臺灣在國際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無論在科技產業的關鍵地位或技術領先,都確保了臺灣的戰略價值。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今天質詢時提到,澤倫斯基此次會談表現強硬,是否符合向美國尋求援助的元首態度?卓榮泰迴應,他不便公開評論兩位總統的應對方式,但強調談話應該以促進雙方理解與合作爲優先,這纔是長遠發展的關鍵。
卓榮泰認爲,面對「美國優先」政策,澤倫斯基的強硬反應並不意外,畢竟他代表烏克蘭人民的需求。但從國際合作的角度來看,應該在國家最大利益的基礎上,尋求與各國建立更穩定的夥伴關係。
林德福進一步質疑,民進黨長期以「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作爲政治操作手段,對照拜登政府明確表態防衛臺灣,川普是否會調整基調?卓榮泰迴應,民進黨並未宣傳「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更希望世界維持和平,避免戰爭發生。
對於臺灣是否只能聽命於美國,毫無談判籌碼,卓榮泰強調,臺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與技術優勢,確保了自身的戰略價值,這點無可否認。
林德福追問,川普近期再度拒絕承諾阻止中國對臺動作,是否是刻意釋出善意,爲了緩和美中關係?美國是否應該更明確表態對臺政策?卓榮泰迴應,美國的對中政策與印太戰略向來是長期而穩定的,單次發言不代表政策轉向。臺灣在這個架構中扮演關鍵角色,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國防能力,確保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國防部長顧立雄則補充,印太地區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臺海局勢關係到美國的經濟與軍事利益,美方不可能容忍區域穩定遭到破壞。美國長期採取「戰略模糊」政策,即便拜登政府曾作出較明確的發言,事後仍會調整,以確保中國無法精準判斷美方的行動方向,這讓中國在評估全面進犯臺灣的風險時,將面臨更復雜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