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明邁入非核家園 卓榮泰:核三是否能重啓「時間難估計」
行政院長卓榮泰(前中)上任將屆滿一年,與副院長鄭麗君(前右)、秘書長龔明鑫(前左)等人16日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以5大行動及20項進行式報告一年施政成果。(趙雙傑攝)
核三廠二號機明日除役,臺灣正式邁向非核家園,行政院長卓榮泰直言,依照新的《核管法》,核安會須制定子法,過去政府有核電廠延役經驗,但是否能完全用在覈電廠重啓,須由核安會專業認定。他坦言,必須待程序完備,才能決定何時,以及是否要進入安全檢查程序,時間還難以估計。
卓榮泰今天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及九名政務委員,赴行政院大禮堂舉行媒體茶敘。卓榮泰表示,明天核三廠2號機就要除役,臺灣將進入沒有核電的階段。據估計,核三廠2號機停止發電後,大概降低3%備載容量率,但現在到夜間都還有超過10%的備載容量率,日間更高至15%,因此即便減去3%,還是維持在安全的備載容量率。
但卓榮泰指出,不以此爲滿,在總統的推動二次能源轉型中,政府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及電網安全上,在過去一年中都有所進展,預計2026年的綠能發電將達過去設定的20%目標,這是可以做到的工作。
日前立法院三讀修正《核管法》,延長核電廠運轉期限,卓榮泰表示,首先,核三廠必須在明天除役,依照新法,核安會須制定子法,未來如何檢查覈三廠安全;而臺灣過去曾有核電廠延役經驗,但能否完全移轉到核電廠重啓,仍須由核安會做專業技術認定,後續才能由經濟部或臺電決定是否重啓。
卓榮泰表示,這2天與臺電、核安會有諸多討論,「到目前爲止,仍無法精確算出程序要多久」,須待子法完備後才能做政策討論與決定,包括怎麼重啓、要不要重啓、何時進入安檢,但時間還難以估計,牽涉是否有足夠設備和能力來更換,這些都還在未定之中。
卓強調,新式核能只要符合確保核安、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等政府三大前提,政府願意投入。卓說,最近看到很多建議,如小型的核能發電廠SMR等,而地熱、小水力、氫能發電,都是政府相關部會正在研究的項目,希望能夠確保國人、產業用電無虞,政府對國人有責任,臺灣對全世界有責任,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穩定的供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