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房市世襲化!從市場交易變家族傳承 專家示警:3管齊下才能破局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臺灣房市正經歷一場「財富世襲化」的無聲革命。

最新數據顯示,全臺房屋移轉中高達30%來自繼承或贈與,臺北市更出現每2戶交易就有1戶是繼承的極端現象。

這種從「市場交易」到「家族傳承」的結構性轉變,不僅讓建築業與房仲業陷入生存危機,更將造就「有房世代」與「無房世代」的永久性社會斷層。

這波繼承潮背後是三重結構性困境的疊加:

1.高齡化海嘯:2025年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突破20%,帶動繼承移轉登記量連年創高,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筆不動產進入繼承程序。

2.政策失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將換屋族第二戶貸款成數壓至50%,加上土增稅負擔沉重,迫使家庭選擇「不交易、等繼承」的消極策略。

3.財富固化:臺北市精華區老宅透過繼承世代傳承,形成「家族資產池」,年輕族羣若無家族奧援,購屋門檻已等同天塹。

市場生態鏈正遭遇毀滅性重組:

最嚴峻的挑戰在於社會流動性窒息:

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當前房市已進入「冰火共治」的矛盾階段:

打破僵局需多管齊下:

1.稅制改革:提高繼承不動產的持有成本,促使閒置老宅釋出。

2. 差別管制:對首購、換屋族放寬貸款限制,精準打擊投機而非剛需。

3. 都更加速:透過公權力介入老宅更新,增加可負擔住宅供給。

專家建議,這場房市結構革命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議題,成爲威脅社會穩定的未爆彈。當「努力買房」的傳統階級流動管道被封死,臺灣需要更根本的居住正義解方。

◎本文內容已獲賣厝阿明 知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