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AI 算力耗能情形曝光 臺電揭「這點」跟國際大不同
總統府30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第五次會議,委員會顧問簡又新指出,有充足的電力,纔有AI算力,建議重新思考覈電政策。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解釋,臺灣是AI Data Center的最上游,最重要的用電成長是來自於「半導體產業」,這點跟國際面對的問題不太相同。
對於簡又新的建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總統一直都很尊重民間委員及學者專家,他們對於能源議題各有立場,賴總統對於簡又新的建議沒有多做評論。賴總統面對核能議題的態度一如既往,核電廠重啓有「兩個必須」,使用核能有「三個原則」。
「兩個必須」爲:核安會依法訂定安全審查辦法、臺電依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三個原則」爲: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
有關業界關心AI算力耗能情形,曾文生說明,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電力需求大幅增長,非常大的動力是來自於AI Data Center。臺灣跟大家有點不太一樣,因爲AI Data Center的最上游生產在臺灣,因此對臺灣而言,最重要的用電成長是來自於「半導體產業」,這是最重要的事實。
曾文生表示,基本上一個AI Data Center,可能是超過十個Mega Watt(一百萬瓦)的規模,因此它的location是重要的,就是總電力池的供應,其實是足以供應的,只是所在的位子會佔用到虧欠。因此臺電一直向很多AI Data Center業者說明,可以規劃往臺灣電源比較充足的地方設置。
曾文生提到,若業者考慮到研發規模沒那麼大,中心主要是提供給研發人員來使用,臺電會盡量想辦法做好相關供電。一座晶圓廠大約200 Mega Watt起跳,但一座AI Data Center大約10、20 Mega Watt起跳,耗能差距了一個零,顯示臺灣面對的問題,跟國際關注的部分,核心不太相同。
郭雅慧補充道,在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下,包括臺電、經濟部都有反覆強調,直到2030年之前,我國的電力供應充足無虞。
總統府30日晚間舉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會後記者會,由臺電董事長曾文生(圖)等人說明會議討論內容。記者許正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