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重慶逐夢 打造療癒共學空間

大陸十一中秋假期,重慶一家名爲「心鑫知我心」的療愈空間人氣十足。民衆進店點杯咖啡、茶飲,或與三兩好友談天說地,或在定製化的「療愈沙龍」學習充電,放慢腳步感受愜意時光。  中新社報導,據療愈空間負責人胡學華介紹,自今年8月末開業以來,空間定期舉辦沙龍活動,邀請兩岸多領域專家學者做主題分享。

胡學華是來自臺北的教育從業者,入行近30年,曾擔任臺灣一家上市教育集團CEO。2019年,她到大陸尋找發展機遇,在重慶創辦「語真童趣」教育機構,聚焦幼兒銜接教育,引進臺灣教育理念,助力快樂學習。

胡學華說,打造療愈空間的構想始於2024年,初衷是爲有需要的人搭建一個認識自己、緩解焦慮的平臺,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於我而言,這是在老本行裡的新實踐。療愈空間的本質脫胎於教育,只是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

哪些人有療愈需求?胡學華認爲目標客羣四大類:即將踏入職場的學生、全職太太或寶媽羣體、奮鬥期的商務人士、退休的老年人。他們對實現自我價值、追求事業轉型、尋得社會認同感等,有迷茫與期待。空間圍繞共享、共學、共贏理念率先推出療愈沙龍,開設心理諮詢課、生活美學課、家庭教育學、財富心理學等課程。

「交流是實現療愈的關鍵。」胡學華倡導,參與者除了在課程中收穫知識,更要分享觀點、釋放情緒。她計劃引入更多兩岸專家資源,推陳出新沙龍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