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7月被騙85億元「詐騙手法前3名」曝!買BP演唱會VIP票慘被騙

▲7月財損金額超過85億元。(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統計,上週(7月27日至8月2日)的詐騙案件受理數達3506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18億元。其中,受理案件最多的詐騙手法,是「網路購物詐騙」。此外《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7月的詐騙數據,詐騙件數比6月多35件,但財損金額少了3億元。

根據「165打詐儀表板」資料,整理出7月27日至8月2日的詐騙數據,詐騙案件受理數共3506件,財產損失金額爲18億6098萬4千元。財損最高的一天是7月31日,受理案件數527件,金額爲3億5755萬9千元。

詐騙手法前三名分別爲「網路購物詐騙」受理數706件,財損金額5707萬6千元。第二名爲「假投資詐騙」,受理數528件,財損9億2982萬8萬元。 第三名爲「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受理數226件,財損2億1900萬4千元。

數據還指出,7月的詐騙案件受理數共1萬6423件,較6月多出35件,不過財損金額85億4787萬6千元,比6月減少了3億6721萬5千元。每十萬人受理最多的縣市爲新竹市,而受理數增加最多的是新北市7月有3035件,比6月多出了294件。

財損金額增加最多的縣市則爲桃園市,7月被騙走12億1599萬元,比6月的10億4617萬1千元,多出了1億6981萬9千元。

針對詐騙手法第一名的「網路購物詐騙」,「165打詐儀表板」分享案例,一名網友搶買韓流女團BLACKPINK演唱會門票失敗後,在臉書社團看到有人販售門票,隨即私訊加LINE詳談。對方聲稱有門路拿到各種票種,雖然價格較高,網友仍決定匯款9600元購買VIP搖滾區門票,後續又多次匯款。雖然對方不斷保證有票,只需耐心等待,最終卻人間蒸發,不讀不回、電話也打不通,回頭發現社團貼文和帳號早已消失,這才驚覺遭遇詐騙。

「165打詐儀表板」解析詐騙話術:1、 在社羣媒體張貼假的販售高價熱門演唱會門票訊息,吸引點擊、加LINE聯繫。2、 要求先匯款至指定帳號。3、 騙取款項後,迅速刪除LINE帳號,訊息已讀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