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出逃也難避免關稅戰! 部分福建臺商「開發內貿」初有成效

▲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與長三角臺商代表進行座談會。(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全球關稅貿易戰,嚴重衝擊在陸臺商產業,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今(18)日與長三角臺商代表開座談會,瞭解目前現況。會後,多位臺商接受媒體訪問也直言,確實有許多出口型臺商受影響,100%在陸生產臺商幾乎停擺,舉例部分福建臺商尋求開發大陸內貿市場,已有初步成效。至於未來是否考慮從大陸出逃到其他國家避險?許多臺商認爲不可行,這波貿易戰走到哪都受影響,不如靜觀其變,認爲這波關稅戰會持續太久。

今日大陸方面出席人戰有中央臺辦主任宋濤、中央臺辦宣傳局局長陳斌華、中央臺辦經濟局局長彭慶恩,中央臺辦聯絡局局長楊毅、江蘇省委臺辦主任練月琴等人;長三角主要出席臺商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全國臺企聯常務理事張簡珍,杭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黃鼎傳,全國臺企聯駐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世宏,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韓煥螢,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理事張金滿,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新政等多位臺商代表。

參與臺商大多來自長三角一帶,集中江蘇、南京、上海、崑山、杭州等地,每位臺商代表發言時也指出現在困境和解決方案。其中一名臺商指出關稅戰貿易戰一開打,許多臺商把零組件和商品以「包機」方式,緊急送往美國,搶先暫時避開首波衝擊。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韓煥螢 。(圖/記者任以芳攝)

會後,多位臺商接受媒體訪問,談及在陸臺商現況?杭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黃鼎傳受訪時也直言,「有些傢俱業、電子產業,一些民生用具和用品產業比較受影響,尤其出口美國的工廠已經停止生產,生產商品都放在庫房。」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韓煥螢也直言,「我們福建省的臺資企業影響比較大,目前福建省大概有40%的臺資企業都有受到波及,這些企業大概有30%到40%的營業額是出口美國地區。」

韓煥螢指出,五年前第一次中美爆發貿易戰,許多臺商開始佈局東南亞,例如到越南、泰國和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去投資,目前對於他們的營業額受到影響還是可控。

他也舉例,在福建臺商臺企如果在東南亞地區有工廠,現在都是分開進行,一部分零件在中國大陸生產,一部分在東南亞生產。當初很多去投資的臺商只是部分產能轉移過去,不是大量投資,導致東南亞現在產能嚴重不足。

韓煥螢進一步說,眼下美對華加徵到245%關稅,從大陸生產出口幾不可能,一方面美國要求防堵「洗產地」,在東南亞地區的生產百分比不得低於60到70%之間,許多美國企業只能轉向東南亞,要求廠家90天之內緩衝期,能夠出多少貨就到出多少貨到美國。現在東南亞生產壓力很大,都在加班加點,同時在大陸方面零配件也是加班加點趕生產,之後輸往東南亞地區進行裝備生產(二次加工)。

韓煥螢也指出,「部分福建的臺商臺企因爲受限100%在陸生產,部分企業也開始進行對於內貿市場的開發,目前也有初步的成效。」

▲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 。(圖/記者任以芳攝)

談及臺商大出逃避免中美不穩定摩擦是否來得及?李政宏指出,「川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基於美國優先,他要打壓其他國家的發展都是難以避免,幾乎無處可逃。」

李政宏也說,相信臺商朋友們會去判斷哪邊有巨大市場,哪些地方的產業鏈、供應鏈比較齊全,有勤勞的勞動力。「臺資企業也是錨定自身的發展,非常看重中國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不會輕言撤出。」

李政宏也建議,必須趕緊轉型出口轉內銷,打開內需市場通道來應對這波衝擊,以及緊抓 AI時代提升自我競爭力。「比如擁有較高門檻知識產權,提升競爭力,往這個方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