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捧3、4千億美元換15%關稅?綠營人士揭關鍵:1情況難負荷

對等關稅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美雙方正針對貿易協議聯合聲明作最後溝通,外傳臺灣很可能跟進日韓,端出3~4千億美元大投資,換取同等稅率15%。惟對此,面臨開獎前夕,府院官員態度謹慎,都三緘其口,屏息以待。最快可能8月1日清晨或明天上午就會揭曉。

據瞭解,我方談判代表團人員已分批返國,目前僅剩副院長鄭麗君、對外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少數核心人員仍留在華府。

據綠營人士推測,如以美東時間7/31日下班前公佈答案來看,預計臺北1日凌晨或1日的上午,就可能揭曉臺灣的稅率答案,如此才趕得及8/1日實施。

針對外傳臺灣將端出3~4千億美元對美投資,換取和日韓一樣的稅率,對此,面對臺美共同聲明即將揭曉前夕,府院官員顯得更審慎,都不願證實,也未加以否認,備受各界議論紛紛。

綠營人士認爲,所謂3~4千億美元對美大投資的定義很重要,究竟是期程多久,用途爲何,影響其可行性。例如日本投資5500億美元,有部分作爲日企赴美投資的融資需求。目前以臺灣2024年GDP(國內生產毛額) 約爲7955.73億美元計算;4000億美元相當臺灣一年GDP的「五成」,約爲臺灣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3兆元新臺幣(約950億美元)的「4.2倍」。

這位人士說,如年限分十年,對美投資3千億美元爲例,一年約300億美元,臺灣還能承受;但若只有4年,一年要對美投資750億美元,臺灣會難以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