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應用科技大學USR計畫團隊赴北海道促進刺繡技藝與皮件工藝之國際交流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USR計劃〈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團隊,於17日至22日前往日本北海道,展開爲期六天的學術與文化交流之旅。此次參訪由「臺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協助規劃與引領,帶領南應大師生與業界代表洽談跨國合作,深化刺繡文化在當代皮件之設計應用。
刺繡結合皮革樣品開發座談會。 南應大/提供
19日拜訪北海道赤平市知名品牌「鞄いたがき(ITAGAKI)」,由山本真史社長率全體社員熱情迎接,展現對此次交流的高度重視。ITAGAKI 素有「北海道愛馬仕」之稱,其工廠內充滿濃厚的日式職人氣息;工匠們專注於每一道製程,精準的刀工與俐落縫線展現專業態度;工廠設備先進完善,皮革材料倉庫陳列井然有序,皮料種類齊全而豐富,充分顯示品牌在品質與工藝上的一貫堅持,團隊成員皆感受到「專業即是文化」的精神力量。
20日造訪札幌市郊的羽原(コレクション)皮件。相較於 ITAGAKI 的宏大規模,羽原皮件則是一家「小而美」的工坊,氛圍溫暖而細膩;更令人動容的是,此處爲肢障工匠打造了友善工作環境,使其能安心發揮專長。工坊內的職人展現出高度專注與敬業精神,作品雖小巧,卻蘊含着深厚情感與對工藝的執着,也啓發了USR團隊深入思考如何透過工藝,展現「以人爲本」的價值觀與根據在地特色,實踐社會責任。
南應大參訪團與「鞄いたがき(ITAGAKI)」山本真史社長暨全體社員合影。 南應大/提供
在與 ITAGAKI 的交流過程中,USR團隊與ITAGAKI四位核心成員,堀內健一先生、倉谷健生先生、山下涼平先生及川崎雅子女士,共同召開本年度刺繡結合袋包打樣與製做合作項目檢討會議;雙方並就2025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的合作計劃交換意見,彼此對未來跨界合作已達成初步共識,並且討論有關進一步開展品牌跨域合作與設計實驗等議題。
臺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理事長呂羽真女士表示,能夠協助學界與業界搭起橋樑,是協會的使命之一。希望透過這樣的交流,讓臺灣的刺繡與皮件工藝在國際舞臺被看見,同時也能爲未來的品牌合作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南應大參訪團與羽原(コレクション)皮件社員合影。 南應大/提供
大二學生表示,第一次看到這麼整齊龐大的皮料倉庫,種類齊全到令人驚歎,這是課堂上完全難以想像的規模;另一位學生則分享,羽原工坊規模雖小,但職人專注眼神與細膩手法,真的讓我感動,也提醒我設計時需有相同的敬業精神。除參訪工坊外,團隊亦造訪小樽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據點,並前往北海道原住民愛奴族「アイヌ(Ainu)」文物館,觀摩多件珍貴刺繡文物。其獨特紋樣與精緻繡工,爲USR計劃團隊提供了未來的設計教學與創作研究寶貴的啓發與借鏡。
USR計劃主持人、設計學院院長範靜媛教授強調,文化要活,就要『可用』。此趟出訪是將傳統刺繡推向國際舞臺的起點,不僅在學術上拓展視野,也在產業上尋找新的合作契機。未來,將持續推動文化永續與跨域創新,讓臺灣的工藝走得更遠。
透過此次國際交流,臺南應用科技大學USR計劃團隊不僅推動臺日雙方在皮件與刺繡工藝的合作,進而推進文化永續與社會實踐,以及在地技藝之國際傳承;臺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在鏈結產業與學術合作平臺上,則持續扮演重要的「橋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