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校日廚餘達9公噸相當兩頭大象 教育局:3個月拚減8%
臺南市啓動「學校午餐減廚餘計劃」,訂定三個月內減少廚餘8%的目標。圖/本報資料照片
非洲豬瘟引發校園廚餘疑慮,臺南市議員蔡筱薇今天在市政總質詢指出,臺南市國中小每日營養午餐廚餘量高達9公噸,相當於兩頭大象,呼籲學校關注剩食問題。市府表示,已啓動「學校午餐減廚餘計劃」,透過菜單設計、供應控管及惜食教育,訂定三個月內減少廚餘8%的目標。
蔡筱薇指出,剩食量偏高主要原因包括學生挑食,如不吃紅蘿蔔、青椒等,以及食物口感或品質問題,導致餐點吃不完。她並關注營養午餐收費標準,自112學年度起,國小每餐850元、國中880元、高中910元,並保留上下100元彈性區間。相較於六都,臺北每餐59元、新北55元、桃園51元、臺中50元、高雄46元,臺南38元的收費是否足以保障學生吃得安心與健康,仍值得討論。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減少剩食的措施包括:調整菜單,降低難以接受或易造成廚餘的食材比例;依班級人數精準控制供應量;以及建立校內互動機制,不同年級間可調整餐量,提高食材使用效率。同時加強親師合作的教育宣導,讓學生合理取餐、吃多少取多少。爲確保政策落實,每週督學進校訪視並輔導,各校定期回報剩食及廚餘量,便於教育局掌握並滾動修正策略。
蔡筱薇強調,營養午餐不僅是孩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也是教育平權與食育實踐的核心,呼籲市府研擬全面補助政策,減輕家長負擔,讓孩子「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心」。她指出,全臺已有桃園、宜蘭、花蓮、彰化、南投、新竹、澎湖、連江、金門等多個縣市推動午餐免費政策。
臺南統籌分配稅較去年增加174億元,目前全市國中小學生約13萬人,若全面補助營養午餐約需10億元,財政上具支應能力,建議市府研擬方案。市長黃偉哲表示,目前低收入戶午餐免費,未來可考慮同一家庭有兩名以上同時就讀國中小時提供免費午餐。
針對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實施後,國中小「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補助將由地方自籌,蔡筱薇擔心影響營養餐品質。教育局迴應,市長支持明年度持續編列經費,確保「三章一Q」政策不受影響,每餐至少保證50元以上的營養餐標準。
臺南市永康國小學生營養午餐以當季食材爲設計。圖/臺南市教育局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