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國中小入學恢復學區制 遭疑倉促

臺南市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教育局昨在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多數市議員認爲政策推動太過倉促,且共同學區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恐引發「戶籍遷移潮」等亂象,對此,教育局長鄭新輝迴應,取消自由入學並非倉促決定,後續也會持續滾動式修正。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市國中、小學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市府昨在市議會專案報告實施情形,多數議員認爲政策推動太過倉促,且共同學區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恐引發「戶籍遷移潮」等亂象,且有小校的學區僅1.5個裡;教育局迴應,持續滾動修正。

教育局說明,114學年度各校新生報到人數變化以學區內人口變動爲依歸,整體而言,並未受取消自由入學影響,根據報到後數據分析,國小6班小校的班級數未受影響,中大型學校則依學區內新生多寡,班級數略有消長。

「許多家長對於共同學區範圍仍一知半解」市議員蔡宗豪質詢說,取消自由入學的政策屬趨勢,但學區制度的調整不能倉促上路,在新舊制度交錯之際,教育局是否已妥善規畫校園資源調配,應防止教學負擔加重及資源失衡。

市議員陳怡珍則說,市府年初突宣佈全面取消自由學區、恢復學區制,政策推動缺乏緩衝期,導致許多學校及家長措手不及,也讓學區規模較小的學校恐在招生上更加困難。

市議員朱正軒指出,全市目前約277所國中小,有近63%學校原採自由入學,取消後,明星學校依舊爆滿,如建興國中、復興國中備取人數仍高達數百人,總量管制壓力沉重,反觀學區小、生源少的學校,恐加劇招生困難,衝擊偏鄉小校多年累積的教育特色,例如崑山國小基本學區只有1.5個裡等各類問題並無提前因應,教育局應儘速檢討基本學區及推動共同學區範圍,讓學生能夠合理就學,而非全推給遷戶籍。

對此,教育局長鄭新輝迴應,取消自由入學制度經過2年多的討論與意見徵詢、審慎評估後的結果,爲降低衝擊,規畫配套措施包含現已就讀學生不受影響、已有兄姊或弟妹就讀者可免遷戶籍、可至家長工作地所在學區就學、或以居住事實證明等方式就近入學。

教育局也表示,少子女化趨勢無法避免,爲穩定各校生源、降低校際間競爭與資源浪費,讓學校能適切掌握所需教學空間與師資配置,適時取消自由入學並回歸法定學區制就近入學確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