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入學走入歷史?臺南國中小改回學區制 家長、議員反應兩極
臺南市從114學年度起全面取消實施長達10年的國中小自由入學制,改恢復學區制,引發教育界、家長高度關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南市從114學年度起全面取消實施長達10年的國中小自由入學制,改恢復學區制,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左一)28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下學年度各國中小新生班級數的變動幅度並不大,整體新生報到已穩健迴歸學區制精神。(洪榮志攝)
臺南市從114學年度起全面取消實施長達10年的國中小自由入學制,改恢復學區制,引發教育界、家長高度關切。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28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下學年度各國中小新生班級數的變動幅度並不大,整體新生報到已穩健迴歸學區制精神。不過,議員仍炮聲隆隆,質疑此舉不僅造成學區小的學校招生困難,還會鼓勵家長遷戶口到明星學校學區,進一步引發裡政、戶政問題。
鄭新輝表示,全國各縣市都採學區制入學,但臺南市從103學年度起改採自由入學以來,全市277所國中小已有175校自由入學,比率高達63.1%,全臺第一;此舉在小型學校較多的行政區,已造成校際間的競爭,致生源不穩;在3、40班的中大型自由入學學校行政區內,也出現跨區就讀的現象,導致生源不穩、減班超額、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
鄭新輝指出,從114學年度起除9所實驗小學外,將全面取消166校自由入學,但有4項配套措施,包括:已就讀該校學生繼續就讀;若兄姊已在該校就讀,弟妹仍可繼續入學該校,若弟妹已就讀該校幼兒園,兄姊也可以申請入該校就讀;家長可將子女送到工作地所在學區內非總量管制的學校就讀,免遷戶籍;可依居住事實證明,向學區內學校申請入學,免遷戶籍。
鄭新輝認爲,此舉不僅獲得4大家長團體認同,根據下學年度國中小新生報到結果,也發現在國小部分,小校維持一樣的班級數;原本一般入學的學校,則因新生迴歸學區報到就讀,班級數增加比例較高。至於國中部分,小校新生班級數大多持平,僅部分學校因學區生源減少減班;部分中大型學校因取消自由入學出現增班狀況。整體而言,下學年度的新生入學,已穩健迴歸學區制就近入學的法定精神。
鄭新輝還說,全面取消自由入學後,各校仍有基本學區及共同學區,對有共同學區的家長,仍保有可自由選擇共同學區內鄰近2至3所學校的1所就讀;未來在落實學區制精神的前提下,還將與學校討論後,透過增加各校的共同學區,提供家長就近選校入學的機會。
曾擔任老師的市議員沈震東指出,先前傳出將取消自由學區後,已出現爲就讀某校遷戶口的情況,造成區政與戶政壓力,希望恢復自由學區;但若無法恢復也應詳細規畫學區調整事宜,避免因分配不當,又有學校要停辦。市議員穎艾達利也提醒,迴歸學區制之前,應先好好規畫學區調整事宜;市議員郭鴻儀雖肯定迴歸學區制政策,但也認爲匆促上路讓許多家長都措手不及;市議員蔡宗豪強調,政策改變雖屬趨勢,但配套若未到位,將直接衝擊學生受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