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國中小取消自由入學 滾動檢討
臺南市從114學年度起取消實施10年的國中小自由入學制,恢復學區制,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左一)28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下學年度各國中小新生班級數的變動幅度並不大。(洪榮志攝)
臺南市114學年度起取消實施10年的國中小自由入學制,恢復學區制,引發家長高度關切。市議會定期會28日專案報告時,議員質疑不僅導致學區小的學校招生困難,還會迫使家長遷戶口引發更多問題。不過,教育局長鄭新輝舉出下學年度新生報到數據,強調各校班級數變動幅度不大,未來還將滾動檢討。
鄭新輝表示,全國各縣市都採學區制入學,但臺南市從103學年度起改採自由入學後,至今全市277所國中小有175校自由入學,比率全臺第一;此舉在小型學校較多的行政區已出現校際間的競爭,造成生源不穩;在3、40班的中大型學校行政區也出現跨區就讀現象,進一步衍生減班超額、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
鄭新輝指出,從114學年度起除9所實驗小學外,全面取消166校自由入學,根據國中小新生報到結果,發現國小6班小校班級數未受影響;中大型學校新生依學區生源多寡,班級數略有消長,但原自由入學與一般學校的新生班級數整體變動比例相近,顯示學生逐漸迴流原學區就讀。國中也呈類似趨勢,甚至還有自由入學國中取消後反而增班,整體而言已穩健迴歸學區制就近入學的精神。
不過,多位議員反映,取消自由學區後,已出現爲就讀某校遷戶口的情況,造成區政與戶政壓力;也有議員認爲,政策改變雖屬趨勢,但也應做好學區重新畫分,避免小校被裁併。
鄭新輝認爲,各校仍有基本學區及共同學區,對有共同學區的家長,仍保有可自由選擇共同學區內鄰近2至3所學校的1所就讀;未來還將與各校討論後,透過增加各校的共同學區,提供家長就近選校入學的機會。
另外,取消自由入學時,也有4項配套措施,包括:已就讀學生繼續就讀;若兄姊已在該校就讀,或弟妹已就讀該校幼兒園,其餘兄弟姊妹都可申請該校就讀;家長可免遷戶籍將子女送到工作地所在學區內非總量管制學校就讀;可依居住事實證明免遷戶籍向學區學校申請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