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關廟「鳳梨好筍季」開賣 氣候不穩產量略減 力拚外銷商機

臺南市長黃偉哲(右二)21日到關廟區試吃兼行銷鳳梨。(臺南市農業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關廟鳳梨與竹筍產量皆佔全市第1,前者正值果熟質佳,後者進入盛產。今年產量因氣候不穩略減,關廟區26日舉辦「鳳梨好筍季」在地文化產業活動宣告開賣,其中鳳梨外銷陸續在日本、新加坡上架,今年國外舉辦的試吃活動,都加入行銷臺灣鯛與蘭花,降低因美國關稅造成的衝擊。

臺南市種植鳳梨約1575公頃,約佔全國14.5%,是全臺第2大產區,僅次於屏東縣,今年預估產量5萬4819公噸,其中關廟區約543公頃,今年初受氣候偏冷影響,產量較去年略減,約1萬5663公噸。

臺南市鳳梨每逢夏天風味正佳,5月陸續在日本、新加坡上架開賣。今年鳳梨通路商舉辦試吃活動將同步行銷臺灣鯛與蘭花,降低後兩者受美國關稅衝擊影響。6月還有韓國食品展、9月的新加坡海鮮展與澳洲食品展。

臺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臺南市鳳梨外銷以日本、新加坡爲主,雖無外銷美國,仍將辦理國內多場次展售,持續拓展內外銷雙重商機,維穩產銷市場,提高農民收益。

臺南市農業局表示,關廟區公所26日舉辦「關廟南波旺NO.1」活動包含趣味闖關活動,結合在地社區辦理古早味蔭鳳梨及鳳梨造型置物盒手作DIY體驗,還有鳳梨品種競猜及剝筍比賽,宣告在地產業文化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