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百年古蹟西市場 重生轉型文青風

臺南西市場昨天重新開幕,吸引許多年輕人,成爲新打卡亮點。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定古蹟西市場修復完成後,去年舉辦臺灣設計展建築令人驚豔,地方期待已久昨天終於重新開幕,有86個攤位,「逛市場也可以很文青」,曾被喻爲「南臺灣最繁華市場」如今華麗重生,吸引大批年輕人朝聖,有望重振老城區商機。

「千呼萬喚始出來」,市長黃偉哲主持剪綵表示,西市場就是臺南的新門面,也可以說是全臺灣最漂亮的市場,他期盼西市場成爲兼具古蹟美感與時尚氛圍的市場,讓逛市場也能「文青又優雅」,成爲新打卡點。

西市場俗稱大菜市,有120年以上歷史,2002年啓動「西門市場改造及香蕉倉庫古蹟再生計劃」,2003年指定爲市定古蹟,因修復規模龐大、周邊協調複雜,一再延宕,歷經20年才順利完成。

經發局長張婷媛指出,西市場整體工程投入約1.7億元,文資處負責古蹟修復,經發局接手進行周邊店鋪改造、光環境營造等工程。爲打破市場與淺草青春新天地間的高低落差,設計下沉式廣場,串聯地標、小巷與特色建築,讓舊空間活化再生,成爲新的城市亮點。

西門淺草公有市場自治會長張慧瑀難掩興奮說,「大家都迫不及待」,很多攤商的二代、三代回來接棒,西市場已風華再現,很多年輕人涌入,也成爲文化觀光的新亮點。

市場處代理處長林士羣表示,西市場本體規畫66個文創、百貨、紡織攤位,另有20個輕飲食攤,南區店鋪(原魚漿制面區)有23個熟食及百貨攤;未來二樓空間擬招商餐廳;週末廣場有市集與音樂表演,結合在地老攤商與新世代創意,讓西市場成爲國內外遊客認識臺南文化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