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都叫他「大菜市」 臺南百年古蹟中西區「西市場」
市府要辦第一百處古蹟票選活動,俗稱「大菜市」的西門市場大門別具風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4 凌珮君攝影)
臺南開發歷史早,當地存有相當多的古蹟,位於臺南中西區的「西市場」,就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早期是擁有魚賣店、冷藏庫及香蕉倉庫的菜市場,當地人也叫他「大菜市」。儘管西市場一度因爲工程沒落,但隨着近年來被指定爲古蹟,又再度走入人們的視野中。
西市場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治38年(1905年),當時日本政府認爲臺灣傳統市場衛生條件不佳,開始規劃建設新式市場。西市場選址於臺南市西門町四丁目,原爲城牆西側的魚塭地帶,佔地3870坪,是當時南臺灣最大且臺南唯一的公營市場。
【推薦閱讀】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臺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隨着商業需求增長,西市場持續擴建。1930年與1932年分別完成外廓賣店第一期、第二期工程,興建兩層樓磚造木構建物,販售雜貨、衣物、餐具等商品。1933年,爲促進「臺南銀座」末廣町一帶的商業活動,政府建造稱爲「淺草商場」,與附近的宮古座電影館、銀樓珠寶店、世界館劇場等形成熱鬧的商圈,成爲臺南市最精華的商業地帶。
迴歸國民政府後,西市場繼續營運,屋頂部分因戰爭損毀後加蓋藍天舞廳,風光一時。期間曾發生過大火併進行拆除工程,直到90年代,因海安路拓寬工程,西市場所在的中正商圈受到衝擊而逐漸沒落。隨着都市開發與批發市場遷移,西市場的傳統功能日漸式微。2003年5月12日,西市場被列爲臺南市定古蹟。
古蹟修復工程歷時漫長,2017年才正式啓動大修工程,透過張玉璜建築師主持的調查研究,依循現存老照片重建壯觀的馬薩式屋頂以及1970年代後拆除的中央棟二樓。修復團隊重新區隔防火空間,恢復百年前注重採光與通風的綠建築特色,讓西市場建築本體重現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