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86座滯洪池蓄洪量相當14座虎頭埤 這處還有籃球場與廁所

臺南仁德滯洪池增設籃球場,提供民衆運動休閒。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透過建置滯蓄洪池有效提升城市防洪能力,目前全市共有86座滯洪池,總蓄洪容量達1733萬噸,相當於14座虎頭埤,位於中華醫事大學旁的仁德滯洪池除防洪功能外,並增設籃球場、夜間照明及友善廁所,已經開放提供民衆運動與休憩空間,成爲融合防災與親水的多功能場域。

水利局表示,水利局轄管有26座滯洪池,總滯洪量約633萬噸;另經發局、工務局、南科管理局及農業部蘭花園區等單位共設有60座滯洪池,滯洪量約1100萬噸,目前全市最大是蘇厝滯洪池容量達140萬噸,基地面積約41.5公頃,形成綿密的防洪網絡。

在強化防洪同時,也打造親水環境營造。仁德滯洪池於前瞻水環境計劃補助下進行「仁德之心」景觀工程,沿岸栽植數百株花旗木及洋紅風鈴木,每年3、4月盛開時形成粉色花廊,成爲市民熱門打卡景點。水利局並增設親水平臺、水淨場綠籬迷宮及環境教育設施,獲建築園冶獎公共景觀類獎項。

因遊憩散步及運動市民日益增加,加上議員建議,水利局增設部份夜間照明及籃球場一座,提供民衆運動更多選擇,並利用貨櫃屋增建友善廁所,方便民衆使用,相關工程近期已完工,公告開放時間爲上午7點至晚上9點,提醒注意使用規範及安全。

水利局強調,爲確保滯洪池在臺風豪雨期間發揮最大效益,颱風前將整合雨量與水情資訊,通知各單位預先進行預泄降作業,騰出蓄洪空間以降低災害風險。目前推動中的重點工程包括鹽水區岸內排水滯洪池,總經費2.5億元,滯洪量34萬噸及七股區三股滯洪池,總經費6000萬元,滯洪量3萬噸,皆已陸續發包施工。

臺南仁德滯洪池設置友善廁所,方便民衆使用。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仁德滯洪池除防洪功能外,平日是民衆休閒好去處。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仁德滯洪池除防洪功能外,平日是民衆休閒好去處。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仁德滯洪池除防洪功能外,平日是民衆休閒好去處。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仁德滯洪池除防洪功能外,平日是民衆休閒好去處。記者吳淑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