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23座滯洪池 禁釣魚騎機車

口湖鄉椬梧滯洪步道有3.3公里長,有云林版日月潭的美名,是全縣人氣最高的滯洪池。(民衆提供/周麗蘭雲林傳真)

爲解決滯洪池使用紛爭,雲林縣政府率全國之先訂定滯洪池使用管理要點,明確規範滯洪池僅供學術研究、藝文活動、公益及休閒運動用途,禁止釣魚、機車進入及營利行爲,違規者依法裁罰,並可當場要求離場。

雲林縣目前共設有23座滯洪池,多數因自然生態形成魚類棲息環境,吸引釣客及遊憩人潮,衍生人車爭道、釣魚等違規問題,其中以口湖鄉椬梧滯洪池規模最大、爭議最頻繁,成爲此次管理措施首要對象。

根據新公佈的使用要點,滯洪池全面禁止裸體或猥褻行爲妨害善良風俗、販售或出租物品、游泳、洗滌、捕魚、釣魚、放生、划船、駕駛機動車進入、酗酒鬥毆、吸毒、隨地吐痰與便溺、亂丟菸蒂等共計14項禁止事項。

縣府指出,違規行爲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社會秩序維護法及雲林縣公園管理自治條例等相關法規處理,情節重大者立即驅離現場。若有團體租用場地辦活動,需繳交2萬元場地費、1萬元維護費及5萬元保證金。

水利處防洪維護科長科長伍忠政表示,目前最常見違規行爲是釣魚及騎機車,常造成勸導者與行爲者的紛爭;雖目前未出現妨害風化事件,但仍有預防必要。

伍忠政說,由於各滯洪池水源不同,例如椬梧滯洪池爲魚塭排水、北鎮滯洪池是農業用水,平和滯洪池有民生用水,因此不建議釣魚或食用池中魚類。不過因椬梧滯洪池面積大,池裡的魚類豐富,針對釣客需求,水利處正在設置2處釣魚平臺,未來僅在這兩個範圍開放釣魚活動;城鄉處也規畫於該池設置露營平臺,爲目前唯一允許露營的區域。

除椬梧滯洪池外,縣府管理的較具規模滯洪池還包括虎尾平和、大埤北鎮與元長客仔厝等滯洪池;部分由地方機關管理,如雲林科技工業區竹圍子區的紫藤湖由斗六市公所負責,北港滯洪池則由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