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河口蓄滯洪區建設工程過半,蓄滯洪量共338萬立方米
新京報訊(記者吳婷婷 通訊員董文輝)日前,記者從朝陽區水務局獲悉,壩河口蓄滯洪區建設工程進度過半,預計年底前將完成6.7公里景觀建設。屆時,朝陽區將新增一處羣衆近水、親水、樂水的公共空間。
記者在位於金盞沙窩北路的工程建設現場看到,整個蓄滯洪區十分開闊,景觀造型已初見規模,中間預留有湖心小島,兩岸保留着鄉野樹種,現場十多臺挖掘機開足馬力,正在進行地形堆築,爲後續建設做準備。在臨近通州區的尾端節制閘(船閘)建設現場,挖掘機忙碌着開挖基槽,塔吊運輸鋼筋、模板,工人們正在綁紮底板鋼筋,作業面上各個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壩河口蓄滯洪區建設工程項目主體位於朝陽區東壩鄉、金盞鄉,跨通州區,起點爲機場第二高速路,終點爲壩河入溫榆河口,長度6.7公里,蓄滯洪量共338萬立方米。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爲水利水生態、生態綠化。水利水生態工程包括6.7公里的河道清淤,新建13.4公里堤防;新建兩處蓄滯洪區,其中老河灣佔地4.8公頃,蓄滯洪量爲6萬立方米;壩河口占地127.9公頃,蓄滯洪量爲332萬立方米;新建水閘6座,新建1座壩河循環補水泵站、1座老河灣補水泵站及附屬設施等。
生態綠化工程將種植綠化面積約69公頃,新建巡河堤頂路,修建漫步道、親水棧道、人行橋、休憩節點以及水情觀測塔等,將形成6.7公里藍綠交織的大尺度生態景觀長廊,串聯起沿線的郊野公園、農田景觀等美景,讓羣衆在近水、親水、樂水的同時,又能移步換景感受到一半繁華一半鄉野的生態魅力。
“此項工程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壩河流域防洪體系,爲區域經濟社會提供安全保障,爲周邊居民增加一條‘幸福河’,進一步提升羣衆的生活品質。”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項目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漿砌石擋牆砌築、築堤圍堤及景觀土方地形工程,正在進行配套構築物結構、景觀微地形及結構施工,項目整體形象進度完成超50%。下一步,項目將加速推進船閘、節制閘等水利設施建設,力爭今年汛期投入防洪保障。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