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談判未涉匯率?外媒看市場波動揭「不能說的秘密」
新臺幣大升值,外界關注美方是否施壓升值新臺幣,外媒引述市場分析師指出,沒有經濟體會承認匯率是談判重點之一。(中時黃世麒攝)
新臺幣連兩個交易日大升值,今(5)日盤中一度站上2字頭,由於時間點正好落在臺美經貿談判結束之後,是否受到美方施壓升值新臺幣,引起各界關注。行政院經貿辦與央行口徑一致,強調經貿談判沒有觸及匯率議題,重申美方沒有施壓。但外媒引述市場分析師看法指出,沒有經濟體會承認匯率是談判重點之一,以劇烈波動的反應來看,市場仍懷疑有美方介入。
儘管央行否認美國施壓新臺幣升值,但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Ju Wang對此表示懷疑,她指出:「儘管沒有經濟體會正式承認貨幣估值是談判重點,但市場預期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海湖莊園協議強調美元估值過高是美國貿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針對新臺幣狂漲,Ju Wang表示:「本地出口商恐慌,壽險業者避險不足,與股票相關的資金外流已經停止。」她表示:「央行仍是主要買家,但並未積極支撐市場,這引發外界懷疑貨幣估值是貿易談判的一部份。」
《金融時報》評論,隨着壽險公司開始避險在美國的投資部位,以及市場擔憂與川普的貿易協定可能涵蓋匯率問題,新臺幣創下數十年來連2日最大漲幅。新臺幣的突然波動,顯示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正在影響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傷害以出口爲導向的臺灣經濟競爭力,並且讓持有美國資產的臺灣壽險公司面臨損失。
日前,金融時報專欄作家Alphaville撰文認爲,臺幣近期升值走勢,有可能是壽險業者急忙對衝美元曝險所導致。文章強調,中央銀行一方面可以採取措施,以抑制升值的壓力;但又怕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黑名單,加上關稅談判、軍事依賴等因素,中央銀行目前陷於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