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政治化 人民要勇敢反對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升高貿易緊張局勢,表示考慮提高對多數貿易伙伴徵收的基本關稅。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巴西進口商品課徵五十%關稅,原因之一是巴西總統魯拉將前總統波索納洛以鼓動政變罪移送法辦,川普支持波索納洛、認爲是政治迫害;魯拉退回川普的信,揚言也要對美國商品課相同關稅。美國對巴西有七四億美元順差,且美國產品八成是零關稅;照川普的邏輯巴西應免關稅,現在要課高關稅,擺明就是將政治涉入關稅、強行干預巴西內政。
再看日本。美國對日本商品課廿五%的關稅,主因是日本保護汽車出口和對美國農產品課高關稅,堅不退讓,所以美國徵收高關稅。七月廿日日本要舉行國會上院選舉,石破茂當然要堅持,否則自民黨會大輸。
這兩個案例都是關稅政治化的例證。這幾天,儘管賴政府多次對美釋出好條件,並告訴國人談判過程順利;但川普仍未宣佈對臺關稅,其中可能涉及臺灣的大罷免投票。
臺美關稅談判,焦點在稅率、美牛美豬及農產品零關稅、汽車及零組件零關稅。賴清德在談判前,就宣示對美國產品全面零關稅、擴大對美國採購及投資,未上桌先亮牌,犯了談判大忌。
美國希望內臟和絞肉也開放進口、取消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在標註及分切上的限制;另美國希望馬鈴薯、水梨、葡萄等的進口稅降爲零,及臺灣能同意基改農產品進口等。汽車及零組件臺灣同意對美零關稅,根據WTO最惠國原則也須適用所有成員國,也就是臺灣開放汽車進口零關稅,一年稅收恐損失約一三二○億。
以上這些,臺灣都可能讓步。川普如果宣佈對臺灣高關稅、匯率升值、美國產品無關稅、臺灣擴大買美債、加大對美國購買與投資,加總起來就是喪權辱國的協議,臺灣民衆頓時炸鍋,對民進黨的大罷免投票不利。所以,不無可能是答應美方條件,但宣佈日期延到七二六大罷免投票後,趕在八月一日新關稅生效前,那時臺灣也沒有申訴的時間。
賴清德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大罷免成功,所以高關稅、稅收損失、美牛美豬農產品食安及農民生計、汽車進口市場衝擊及從業者失業,應不是他重要的考慮。何況民進黨熟悉臺灣民心,賴清德也知道臺灣人民善良健忘。這樣的政治算計,只要在大罷免投票後發生,即使社會反彈舉國大譁,一段時間後就煙消雲散,繼續朝抗中保臺前進。
賴清德偏執的個性,輿論任何口誅筆伐他都不聽不看,自己活在臺獨建國的虛幻世界中。這時候,只有民衆勇敢的走上街頭,大聲吶喊反對到底,才能給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