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先進封裝可能赴美 業界:對營收應有長遠助益
▲臺積電首度赴美舉行董事會。(圖/記者高兆麟攝)
文/中央社
川普擬對臺灣晶片徵收關稅,金融時報指臺積電可能讓先進封裝赴美,在美業界人士分析,用於高效能運算晶片的先進封裝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對臺積電來說,策略性擴大在美國的先進封裝產能投資,對整體營收應有長遠助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對臺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被視爲談判策略,臺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抵華府溝通。
曾擔任臺積電北美業務經理、舊金山灣區商會前會長張家豪表示,對臺灣而言,能夠避開高額關稅是最好,就看如何透過協商取得雙贏的局面,以正面角度看,這表示美國有求於臺灣,臺灣可藉這個機會與美國政府談判一件重要的事情。
2名在美的半導體業者表示,就臺灣情勢而言,可能會順應美國政府真正的想法,在美國擴大製造產能並建立相關供應鏈,同時,也會與日本、韓國深化半導體合作,這2個國家都是晶片產業的關鍵參與者;另外,也會思考擴大與歐盟和東協合作,降低對美國依賴。
業者分析,川普揚言徵收關稅爲談判策略,並非單純基於貿易考量,因爲假若徵稅,臺灣OEM(原始設備製造)、ODM(原始設計製造)廠商若工廠設在臺灣可能會受到衝擊,不過最終成本可能也是由美國進口商吸收,但許多廠商工廠設在東南亞,產品在國外組裝再出口至美國,課稅有其難度。
業者指出,臺積電擴大在美投資是最有可能的發展,也是川普政府想要的,其他廠商赴美投資既不符合經濟規模,也不符合經濟利益。 美國作爲交換,可能會提供配套措施,好比臺積電客戶將產品交由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生產,由美國政府提供這些美國企業更多的稅務減免。
業者表示,用於高效能計算晶片的先進封裝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臺積電來說,策略性擴大在美國的先進封裝產能投資,對其整體營收應有長遠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