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投資美國3.3兆有隱情?「政治壓力」讓魏哲家點頭 不是關稅
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記者會宣佈擴大投資美國,預估增加投資千億美元。(圖/路透社)
臺積電宣佈擴大投資美國千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未來預計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川普也表示臺積電可避免關稅威脅。金融與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Mark Li認爲,臺積電點頭的原因不是因爲關稅威脅,而是政治壓力。
美國財經媒體報導,Mark Li表示,「川普此舉再次突顯關稅在製造業重回美國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但我們認爲,促使臺積電做出決定的原因是政治壓力,而非關稅。」
此外,Mark Li提到,臺積電擴大投資美國的規模,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長久下來可能帶來規模經濟,進而降低成本。川普在記者會上被問到,關稅威脅在企業決定擴大投資美國的角色爲何?川普直白表示,如果在美國這樣做(投資設廠)就不會被課徵關稅。
報導提到,川普與臺積電談妥投資之際,川普打算針對半導體、木材、汽車及製藥業課徵關稅,若全面對半導體課稅,臺灣將承受嚴重損失,因爲世界上大多數的先進半導體都在臺灣生產的,尤其是人工智慧晶片。
臺積電在美中之間夾縫中生存,如今又面臨關稅壓力,市場早就推估臺積電與川普政府談判的選擇不多,擴大投資美國是必要之舉,接下來將關注臺積電是否會涉入英特爾分拆晶圓代工業務,先前傳出美國政府積極推動臺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引發資敵與技術外流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