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法說重申2奈米需求 法人:4臺鏈營運有望升溫

臺積電(2330)16日召開法說,營收、毛利率、營益率均超越原先財測區間,本次會中亦重申AI發展續強將帶動2奈米需求,且伴隨半導體在地化趨勢,法人表示,臺廠材料供應鏈將共同受惠,其中包含新應材(4749)、中砂(1560)、昇陽半(8028)、臺特化(4772)等,營運皆有望逐漸升溫。

展望下半年,臺積電維持對AI相關需求的高度樂觀,並上修全年資本支出至400~420億美元,約70%投入先進製程,10~20%分配於特殊製程與先進封裝領域,2025年前三季累積資本支出9,154億,隱含公司預期第4季資本支出爲3,090~3,702億。

臺積電臺灣仍爲全球核心製造基地,新竹與高雄多期2奈米廠正在建設中。技術上,2奈米將於2025年底量產,2026年快速放量;後續N2P與A16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分別針對功耗優化與高效能運算應用。

半導體耗材部分,N2如原先市場預期,將於第4季實現量產,良率狀況良好,預期2026年將快速放量。研究機構亦預期N2在前兩年tapeouts數量,將高於N3及N5的同期表現。

供應鏈方面,新應材獨供臺積Rinse化學品;中砂在2奈米制程鑽石碟握有八成市佔率;昇陽半於臺積再生晶圓市佔率約達六成,在先進製程中享有更高市佔率,且2奈米再生晶圓用量大幅提升;臺特化供應沉積製程用氣體,且2奈米所需氣體用量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