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被逼「合資」救英特爾?比外界預測「投資」還糟 難怪它飆漲26%
英特爾股價4天大漲逾26%。(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外媒爆料,川普政府積極撮合臺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晶圓代工廠,以挽救英特爾的困境。隨着傳聞甚囂塵上,兩家公司的股價呈現不同走勢。對比臺積電挫跌,英特爾則連四天飆漲逾26%。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日前也指出,產業界傳聞臺積電可能「投資」阿斗(英特爾)來換暫時的不死金牌。
投資機構Baird最新的報告指出,他們從亞洲供應鏈取得的情報顯示,美國政府正打算向臺積電施壓,要求其派工程師進駐英特爾3奈米及2奈米晶圓廠,並促成英特爾晶圓廠與臺積電成立合資企業,由雙方共同擁有和經營。
儘管消息尚未獲得證實,但產業人士普遍認爲可能性很高。美方寄望英特爾的製造技術與臺積電的資金及技術支援相結合,能協助英特爾重振旗鼓,實現美國半導體產業本土製造的願景。
美國副總統範斯(JD Vance)日前出席巴黎AI峰會時表示,爲了提升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優勢,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先進的 AI 晶片於美國生產。外界認爲,美國政府爲達成此目標,可能會祭出關稅等手段,迫使臺積電與英特爾合作。
兩家公司受到消息面影響,股價呈現兩極走勢。英特爾股價已連續四日飆漲,從2月7日收盤價 19.1 美元升至 13日的 24.13 美元,漲幅達 26%。反觀臺積電ADR於7日盤中觸及213.18 美元高點後反轉向下,13日收於 201.83 美元,短線跌幅5.3%。
陸行之1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有關臺積電赴美召開董事會,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包括可能宣佈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小償技術轉移、投資阿斗(英特爾)數百億美元,藉此換取關稅的不死金牌,但消息無法證實。
陸行之強調,還是認爲技術入股對臺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面對川普政府的壓力,必須思考臺積電有何談判籌碼,「現在只能害怕的等結果,期待這些關鍵詞不要全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