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關稅20% 合庫徐千婷:暫時陣痛 非長期利空
徐千婷表示,8月1日出爐的對等關稅稅率,最大重點在於僅是「暫時性」,其他談判內容都還沒提到,包括是否有承認投資美國,或者擴大向美採購能源、軍備等,再者,臺灣對美國課徵關稅亦沒有公佈,例如汽車、農產品等國內市場開放程度。整體而言,不能單單形容這次的談判結果好或不好,因爲後面還要繼續談。
針對關稅稅率20%對產業影響,徐千婷認爲,無論稅率多少,只要調高就會有所影響,企業可能面臨處境,第一是看美國廠商願不願意吸收,若跟別的國家進口稅率更低,勢必影響臺廠市佔率;第二,若美國廠商還是願意跟臺廠進口,但可能要求臺廠吸收多出來的關稅,便可能侵蝕臺廠獲利;第三則是臺廠想辦法從第三地轉運,但成本也會隨之增加。無論如何,最後都會轉嫁到價格上,進而影響需求。
不過,長遠來看,臺灣中小企業其實很有韌性,短期雖會有陣痛期,但企業也會想辦法提高競爭力,例如優化自身產品等;其次是考慮慢慢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開拓其他國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