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主動式ETF有戲 專家看好中長線佈局時機到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川普關稅衝擊下,臺股4月寫下單日最大跌點與最大漲點紀錄,整個4月行情上沖下洗,統計至上週,光是單日漲幅或跌幅超過3%的天數便達四次。基金業者表示,如此巨大震盪相當罕見,但統計歷史資料,震盪後佈局臺股的績效往往驚人,可善用臺股主動式ETF參與。

基金業者表示,觀察近十年各個月份,臺股單日漲幅或跌幅超過3%,並在該月累計次數超過三次後,進場佈局臺股之後市表現。在這十年間,符合此條件的經驗共計有四次, 若於這四個單月行情震盪的月份後進場佈局臺股,後一月平均上漲4.2%、後三月漲5.9%、後六月上漲13%,整體來看,震盪入市後續迎來的表現普遍不俗,可見股市短線劇烈波動,反而是思考中長線佈局的好時機。

近十年臺股震盪逾3%進場後表現 圖/經濟日報提供

隨着關稅衝擊逐漸被市場消化,也正是檢視持股、主動擇優佈局遭錯殺的潛力股,臺股主動式ETF也是投資人可善加運用的工具,透過經理人與研究團隊的專業選股,既節省時間與力氣,還能兼享ETF的投資便利性、投資組合透明等好處。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隨市場也已陸續反映關稅衝擊,協商談判以及廠商的應變也持續進行中,加上臺灣企業本次庫存問題不如2022年嚴重,廠商在生產鏈的調度與佈局也保持彈性,人工智慧(AI)科技股持續居全球關鍵供應鏈角色,長期競爭力仍佳,非電族羣在內需穩健下表現亦有多元題材可關注,因此臺股中長期表現仍可正向看待,短線回檔也正是主動尋找價值被錯殺的投資標的機會。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現階段消息面仍是左右市場的關鍵因素,建議聚焦美中貿易協議進展、半導體貿易調查結果與關稅稅率、聯準會政策動態、美超級財報周與上市櫃首季財報陸續公佈等。就基本面或題材面來看,在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情況下,廠商提前拉貨,嘉惠第2季展望,預期第2季將明顯淡季不淡。不過,安聯也提醒,美國232條款調查結果對半導體與生技製藥調查結果,還有川普後續作爲,仍將對臺股產生重要影響,最終調查結果尚未公佈前,須保持謹慎、彈性佈局。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