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震盪誰最強?00905報酬率8.9%居冠…大勝大盤5.22%
市場進入「M型化」發展,傳統大盤ETF不再穩贏,00905靠多因子策略突圍,展現選股優勢。記者胡經周/攝影
輝達(NVIDIA)財測優於市場預期、盤後個股卻跌5%,顯示投資人對AI題材趨於謹慎,引發臺股昨日(28日)重挫逾280點。在這種震盪格局下,正是投資人檢視手中ETF投資組合汰弱留強的絕佳時機。今年以來臺股加權指數上漲5.22%,您的ETF跑贏大盤了嗎?究竟誰是績效領先的資優生?誰又暫時落後?本篇爲您完整解析。
績效龍虎榜:誰是今年最大贏家?
截至8月28日,在衆多熱門臺股ETF中,採用Smart Beta策略的FT臺灣Smart(00905)以8.9%的報酬率拔得頭籌,成爲今年以來的最大贏家,其近三個月績效更高達15.9%,表現驚人。
傳統的市值加權型ETF同樣表現穩健,永豐臺灣加權(006204)與富邦摩臺(0057)以8.1%的報酬率並列亞軍,富邦臺50(006208)則以7.7%緊追在後。這四檔ETF的績效均顯著超越大盤。
一張表掌握 熱門臺股ETF績效排行榜
*今年個股拆分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日期:2025.08.28
績效分化關鍵:M型化市場下的「選股力」
爲何績效差異如此之大?法人分析,關鍵在於臺灣當前「AI單引擎」驅動的經濟結構,導致股市呈現「M型化」發展——指數雖高,但上漲家數集中,僅不到四成個股站穩年線。
這意味着,過去「無腦買大盤」的策略可能不再是最佳解。在個股走勢分歧的市場中,「精準選股」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也解釋了爲何以多因子選股的00905能脫穎而出,其量化機制能更有效地篩選出具備品質、價值等特定優勢的潛力股,應對單一產業過度集中的風險。
投資展望:從AI轉向新避風港
展望後市,法人提醒,短期指數若無新利多帶動,需嚴防回測風險。操作上,除了AI的長期趨勢,資金正尋找新的避風港。9月登場的半導體展與軍工航太展將是短期焦點,尤其在國防預算大增的政策加持下,相關供應鏈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