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突圍 三大關鍵定成敗

法人認爲,目前臺股情況仍朝正向發展,看好大盤有望跟隨國際股市走勢,朝封閉缺口邁進。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續揚三大關鍵

關稅議題持續延燒。法人認爲,目前情況仍朝正向發展,看好臺股有望跟隨國際股市走勢,朝封閉缺口邁進,封閉後,應會先呈現盤整格局,此時的低檔可先以月線視之,表現空間如樂觀的預估,可上看4月2日高點甚至季線,至於能否突破盤整區間,需留意關稅進度、財報展望、經濟數據等三大關鍵。

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表示,半導體關稅若遵循232條款,一般需先經歷180天期間纔可能成立,鋼鋁汽車產業的232條款在川普第一任期時,已先跑過流程,因此這次才能較早實施,而課徵稅率、課徵方式、實施日期仍是重點,不確定性雖還會存在,但到目前爲止尚未真的實施,也未對經濟與企業帶來影響。

除關稅,市場還關注財報與4月份經濟數據。臺廠15號前會陸續公佈財報,股價將反應財報數據的好壞,尤其下游組裝廠將舉行法說會,該族羣佔臺股權值一定比重,經濟數據則有4月的CPI與零售銷售數據將公佈,由於4月已推出對等關稅,市場將會關注實施後對經濟的影響性。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爲,關稅進度目前看來朝正面發展,臺股有望回補跳空缺口,不過回補後大幅強升的機會不大,經濟數據與財報雖有望激勵指數短線變化,最終仍須面對半導體關稅問題,要擺脫盤整格局,最大關鍵還是在於關稅。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關稅暫緩90天將加速備貨有利第二季營運,但下半年不確定性,將壓抑獲利預估與股票評價。就議題發展來看,可留意以下三方向:一、半導體關稅從IEEPA轉爲貿易擴展232條,後續可能比照鋼鋁或汽車課稅邏輯,影響可控;二、近期匯市波動雖讓企業獲利承壓,但對資金與評價面偏正向,整體影響中性偏正向;三、今年企業獲利部分,因關稅與匯率而下修,但整體企業獲利仍有望成長,佈局上應更重視基本面與評價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