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頻創高外資竟逢高賣 分析師嘆:日本 「以鄰為壑」惹的禍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臺股近期頻頻創高,但也常遭遇亂流下滑,在大盤指數拚創新高的情況下,外資竟是在高點連連賣超,壓抑大盤的表現,證券分析師坦言,日本「以鄰爲壑」,即使通膨也不升值,日幣貶值下讓臺幣也趨於貶值,進而引發外資賣超壓力,不過,分析師也強調,臺股年底前行情仍將持續,點名四大布局標的可以留意。

臺股10月大漲2,412.81點,月漲幅9.34%,已連續6個月上漲,進入11月,本4個交易日則是漲跌各半,其中更寫下28,554.61點的歷史新高價,不過外資卻是連續5個交易日呈現賣超。

臺股6日再度挑戰28,000點關卡,盤中一度拉昇至28,061.53點,不過終場則是收在27,899.45點,上漲182.39點;臺股仍處在高檔位置,多頭格局未變且蓄勢挑戰新高,但外資卻是逢高出現賣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外資持續逢高調節臺股?

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表示,臺股5日重挫,韓股更是大跌到出現熔斷,主要是兩個因素造成,其中之一是美國高等法院開庭審理美國總統川普全球關稅的合法性,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釋出,若關稅無效,恐出現經濟大崩盤的訊息;另一個則是美國政府停擺時間超過30天,也引來市場擔憂,利空衝擊下,美股下挫,也連動亞股的表現。

張陳浩說,美國總統川普又再釋出各項數據非常好,美股可再創新高的消息;美股週三反彈收紅,臺股6日也是開高;張陳浩表示,造成外資逢高賣超臺股的原因在於臺幣趨於貶值,美元比臺幣強,外資逢高偏向賣超,不過並不是大賣超。

張陳浩認爲,原本預期新臺幣將是相對升值,但目前卻是貶值的情況,主要的原因是日幣太弱了,他強調,日本「以鄰爲壑」,即使處在通膨的情況下也不升值,日本讓日幣貶值力拚外銷,對鄰近的臺灣及韓國都造成壓力,也因爲日幣太弱了,讓臺幣也趨於貶值。

至於臺股後市,張陳浩表示,年底前行情持續的看法不變,在佈局上,位階低的電力相關個股華城(1519)、東元(1504)、華榮(1608)、宏泰(1612)、億泰(1616)等值得留意;另外,散熱股的奇𬭎(3017)、雙鴻(3324)、健策(3653)、建準(2421);PCB族羣包括金像電(2368)及CCL的臺光電(2383)、臺燿(6274)、聯茂(6213);被動元件的國巨*、華新科(2492)等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