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老先覺劉坤錫:今年美股優於臺股 邊緣 AI 優於雲端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DeepSeek爲AI產業投下震撼彈,使得美股、臺股持續高檔震盪,有臺股「老先覺」之稱的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12日表示,2025年投資難度會比2024年高很多,由於臺股太刁鑽、波動度大,如果要取捨,他個人認爲美股優於臺股。

至於DeepSeek的衝擊,劉坤錫認爲,將開啓新舊AI共存新局,包括原來以美國爲主的AI產業,現在歐盟也開始起步,如法國宣佈推出類似美國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產業界也重新省思,究竟需要如Open AI的十項全能、高大上的超人AI,還是如DeepSeek短小精幹的小巨人模式。

反映在股市上,DeepSeek在農曆期間橫空出世,元月27日輝達(NVIDIA)股價跌14%,但其實還有一個族羣,也就是光纖光纜族羣跌幅更達30%;臺股在開紅盤時,也補跌了830點。

對於未來AI產業的剖析,劉坤錫表示,從雲端來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資本支出加總3,000多億美元,雲端的投資仍將持續,硬體伺服器的單,臺灣供應鏈仍將受惠,軟體部分臺灣多吃不到。但DeepSeek效應也將帶動混合專家模型(MoE),市場需求會逐漸延伸到邊緣AI。以美股來說,雲端的需求仍在,但硬體股大多位階較高,近來反而是如Palantir等軟體股表現較佳。臺股部分,邊緣AI有IPC(工業電腦)族羣,也有資訊服務業者推出讓AI落地的解決方案,近期股價也都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