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抗跌 金管會彭金隆:投資人對於消息面有解讀能力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列席今日立法院財委會。(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赴今(13)日立法院財委員接受立委質詢及報告,臺股受到美中貿易戰波及,開盤大跌800多點,彭金隆重申不對股市未來評論的立場,但他認爲,臺股跌幅比美股來得來小,主要自4月以來,歷經貿易戰很多消息的洗禮,代表投資人及市場已有解讀以及消化的能力,接下來仍會持續關注基本面發展。
中國大陸限制稀土出國,而美國總統川普揚關稅提高100%反制,造成上週五(10日)美股大跌,立委林德福率先在今日財委會針對臺股表現質詢彭金隆。
彭金隆說,消息從10月10日傳出後,導致市場波動,而今日臺股跌幅相對收斂,這代表從4月貿易戰以來,投資人對於投資人有能力去消化、解讀外在訊息,由於美中是全球兩大經濟體,其任何舉動都會牽動全球資本市場,金管會將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對於臺股頻創歷史新高現象,彭金隆說,臺股結構跟10年、20年前不一樣,而股市反映是基本面表現,金管會的任務是透過資訊充分揭露、監理平臺,讓市場自然反映基本面。
而立委賴士葆則是接着質詢,臺股漲到2萬7千點新高,將近3分之2的股票並沒有漲?AI有關的公司股票才漲,臺股是不是爆出「荷蘭病」,AI有沒有泡沫化存在?
彭金隆回應,臺股從過去1萬多點到2萬多點,確實集中某些產業,這跟進出口表現一致,產業有前景就會漲,大家對AI的預期樂觀,不光臺股這樣,如果像2008年齊漲齊跌反而是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