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臺股跌幅較美股收斂 投資人對市場消息已有一定的消化能力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臺股下跌比起美股收斂不少,顯見自從關稅戰以來,投資人對消息面已有一定的消化解決能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股在上週五大跌,臺股今日一度跌逾600點,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指出,過去一段期間臺股表現相對穩健,而且今日看來,臺股下跌比起美股收斂不少,顯見自從關稅戰以來,投資人對消息面已有一定的消化解決能力,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他也認爲雖然消息面對臺股有影響,但基本面支撐比消息面更重要,最後股價一定迴歸基本面。

立委賴士葆指出,臺灣得了經濟荷蘭病,只有AI好,其他產業都不好、放無薪假上萬人,他問是否AI會泡沫化?彭金隆則回答,AI商機是在全世界,並非只臺灣,而臺股從1萬多漲到2萬多點,的確集中在特定產業,出口也是,不過他不認爲臺灣有荷蘭病,個股表現很多元,不會齊漲齊跌,投資人會挑有獲利前景的公司來投資。

對於國安基金委員會議決議續留場內護盤,彭金隆則迴應,國安基金屬財政部權限,他不便迴應。他也指出,美中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任何動作都會引起全球市場,金管會密切注意。

彭金隆強調,金管會在市場制度上希望迴歸到市場機制、資訊充分揭露,建立穩健規則,現在國際政治的確會引發投資人在經貿上的聯想,而金管會任務就是讓資訊透明、並且建立完善的制度。

彭金隆也指出,全球經濟環境都在大變化,臺股創新高過程中,全球很多股市也在創高點,全球環境已和過去10年、20年不一樣,例如美元利率、地緣政治走向都影響臺灣、臺股。

他強調金管會不對未來股市做任何預測,但所有股市最終仍回到基本面,從臺灣產業的營收、獲利數字觀察,今年的確表現好,基本面支撐比消息面更重要,後者最終仍反映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