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高點可期 佈局臺灣優息AI ETF搶先機

臺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

川普與主要重點國家陸續達成貿易協議,市場對關稅議題反映也逐步淡化,加上市場普遍預期Fed可望於9月降息,持續激勵臺股人氣。投信法人表示,即使考慮匯損,2025年臺股企業獲利年增率仍有逾16%的高水準,並估計2026年臺股企業獲利年增率亦有二位數的水準,後市仍有高點可期,短線若急跌可分批佈局,建議優先佈局臺灣優息AI ETF,可同時兼顧資本利得成長契機及配息現金流。

臺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研究團隊指出,生成式AI能夠產生新的文字、圖像、音樂等資料,消費者對其接受度逐漸提高,應用軟體市場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從臺積電、輝達財報及展望來看,AI成長趨勢更加確定。美國四大CSP廠展望樂觀,AI前景無虞。

Mircosoft資本支出242億美元,年增率高達27%,主要因算力供不應求,估計2026上半年還是會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資本支出將超過300億美元;Meta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預計達660~720億美元,2026年仍將大幅成長,反映AI與基礎設施擴張需求;Amazon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達1,050~1,120億美元左右,年增率高達4成。

臺灣AI供應鏈深具競爭優勢,是受惠相對大的族羣,佈局聚焦在AI概念股的臺股ETF,可掌握一籃子績優AI股後市多頭行情。全球高達90%的AI伺服器、78%的NB、55%的PC皆由臺灣製造,臺灣AI廠將是最大受惠者。

國泰臺灣領袖50(00922)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隨着半導體、軟體及企業與消費領域利多持續發酵,過去幾個月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成長了30-40%,但華爾街目前仍低估人工智慧驅動的潛在成長動能,年初Deepseek問市,因其效能優越且價格低廉成爲新寵兒,與OpenAI、Google AI競相搶奪AI市場,顯示AI領域競爭增加,正式進入成長期,發展AI半導體不可少,相關產業獲利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