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舊議會蛻變「就藝會」今啓用 轉型小型藝文展演空間

「就藝會」名稱象徵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的融合,將成爲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蕭嘉蕙攝)

「就藝會」的大廳空間「南島客廳」,融入原住民圖騰、木雕等元素設計。(蕭嘉蕙攝)

臺東縣議會舊址雖於2014年登錄爲歷史建築,卻長期閒置荒廢。臺東縣政府自2016年起啓動修復再利用計劃,將其轉型爲小型藝文展演空間,並於去年完工試營運。然而因遲未命名,外界稱呼混亂,今(5)日正式營運並賦予新名「就藝會」,象徵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的融合。

臺東縣議會舊址轉型爲小型藝文展演空間,今(5)日正式營運並賦予新名「就藝會」。(蕭嘉蕙攝)

臺東縣政府今日辦理換名儀式-「給它真正的名字」,宣佈新場館正式命名爲「就藝會」。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就藝會」不僅延續舊議會的歷史脈絡,也爲地方藝文發展注入新活力,期盼成爲臺東藝文創作與展演的重要據點。

館內空間多元,規畫有可容納約70至80人觀衆的黑盒子小劇場、可供40人使用的大排練室與25人使用的中排練室,另有適合辦展與講座的多功能空間、預計容納24名藝術工作者的駐村空間,以及具原民特色的「南島客廳」。

活動邀請多位藝文界與公部門代表參與,卑南族音樂創作者胡德夫現場參觀場館並對錶演空間表達濃厚興趣,饒慶鈴也趁機推廣租借方案,笑說「付8000元就可以使用」。

舊有臺東縣議會由建築工作者呂阿玉設計,自1964年啓用,長年作爲縣議會會址,直至1998年搬遷退役,後曾短暫借予法院使用。爲活化歷史建築,臺東縣政府自2016年申請中央補助及自籌預算,共投入1億300萬元進行調查研究與修復,於2020至2023年間陸續完成各階段工程。

因應臺東長期缺乏小型劇場與排練空間,「就藝會」自去年6月起試營運,至今共辦理77場次、吸引逾5800人次參與。饒慶鈴表示,「就藝會」結合歷史記憶與當代創意,館內各空間皆開放租借,歡迎藝文團體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