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重申四接不建北部恐缺電 學者:錯在能源政策
環境部今將於環評大會審查臺電四接案。 本報資料照片
環境部今將對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開環評大會,臺電重申四接重要性,一旦沒有協和電廠,北部恐缺電六百萬瓩。
臺電表示,北北基供需缺口不能只靠區域外融通,更需要新建電源,協和計劃興建二部總裝置容量二六○萬瓩的燃氣機組,可就近供應基隆、臺北南港及新北汐止等地工商發展的電力需求,避免讓北北基用電過度仰賴外援。
臺電也說,更重要的是,從南港、汐止沿着基隆河谷延伸至基隆港,整個基隆河谷廊帶產業快速發展,預估未來十年用電仍將持續成長,更需要穩定電力作爲後盾。
然而,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認爲,根源出在政府能源政策,若不是民進黨政府堅持非核家園,臺灣的電力問題不會面臨到今天的窘境。
葉宗洸指出,臺電不斷強調北東電網有發電缺口,四接有興建的必要性,但事實上,北東電網都有機組在,只要讓核二延役、核四商轉就能解決。
葉宗洸說,面對AI高速發展,但臺電去年表示,爲減緩緩輸電瓶頸,不再核供桃園以北地區五MW以上資料中心,即便四接能夠興建完成、大潭全力發電,也只是滿足臺電口中所說的北東電網缺口,對於未來AI發展的用電量增加,完全看不到下一步的前瞻政策,更遑論吸引外商,因此到了這個時刻,政府真的必須要重新檢討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