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虧損就跟綠電收購有關!老員工用數據打臉郭智輝

臺電老員工表示,耗巨資興建的民間海上風機,是臺電最大的虧損來源,臺電花大錢向這些民間業者購不穩定的電,他們淨賺,而臺電鉅虧,這方面不改善,再怎麼撥補,或是調漲電價,都只是獎勵這種惡性虧損持續發生。(圖/經濟部、臺電)

經濟部即將舉行電價審議會,顯然是往漲電價的方向規劃,這引發各界對臺灣電力結構的檢討,尤其臺電公司已經虧損了4千多億。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多次表示,臺電虧損的主因是國際燃料成本飆升國際,與外界質疑的綠電收購無關。然而,資深的臺電員工楊家法直言「經濟部長不誠實」,他拿出各種數據圖卡,強調在臺電的衆多的虧損赤字當中,最嚴重的就是購買民間綠電。

關於經濟部長聲稱,臺電虧損元兇在國際燃料價格的說法,楊家法拿出根據今年1月(民國114年1月)數據所製作的圖表,顯示今年1月,臺電就在發電成本的部分虧損了97億,其中「自發燃氣」虧損12.87億、「外購燃氣」虧損15.64億,這一部分可以說郭智輝提到的「國際燃料上漲」。

楊家法提供的今年1月份資料,外購風力發電(多爲海上風機),就鉅虧了57億,略扣除臺電自發的風力發電淨購的1.53億,仍有56億的鉅額虧損。(圖/楊家法提供)

然而,更大的赤字來自「外購風電」,虧損竟高達57.6億!佔了總虧損金額97億的一半以上!

楊家法表示,這份圖表還揭示,只有核能、燃煤、慣常水力與臺電自主風電有獲利,其中又以核能的獲利最大,達到8.23億元,這還是因爲目前只有核三電廠2號機在運轉,這就叫「會賺的不用,虧大錢的拚命用!」

被問到爲何臺電的自產風力可以小幅度獲利(1.53億),但是購向民間的風力卻大虧? 楊家法解釋,因爲臺電的自產風力是陸地型風機,建設成本與維護成本都比較低;而民間的風力發電就是多年來持續爭議的「海上風機」,建設成本極高,自然也就反映在帳目表上。

經濟部長郭智輝說,電力成本飆高是國際燃料費居高不下所致。但是資料顯示,過去3年的天然氣發電平均單價在2.75~3.17元/度之間,而過去3年的再生能源平價單價高達4.75~5.46元/度,是天然氣發電的2倍。(圖/楊家法提供)

楊家法表示,他也已經預料到官方會怎麼迴應,必然說「只有1個月的資料不準」,那麼他就拿出近3年的統計表來比對。圖表指出,過去3年的天然氣發電平均單位價是2.75~3.17元/度之間,勉強可以接受;但是過去3年的外購再生能源電力,平均單價竟在4.75~5.46元/度,是天然氣發電的2倍!

那麼,臺電董事長曾文生稱「去年雲豹等臺灣4大光電業者,轉賣給民間的比率高達8成,臺電只有收購2成,購買支出約新臺幣12億元」,以此證明並不是臺電外向購買綠電支出龐大導致虧損,又該如何解釋?

楊家法表示,臺電向民間再生能源業者購買的電力又貴又不穩定,成爲臺電最大的財政負擔。(圖/楊家法提供)

楊家法說,「片面的資訊等同說謊」,他只說4大光電業只賣2成電力給臺電,但是全臺灣有幾百間光電業者,他們將近八成的光電都是賣臺電。

根據能源經濟專家的整理,每年再生能源的交易,絕大多數都是民營綠電業者,直接將電力賣給臺電。(圖/陳中舜提供)

楊家法表示,他過去幾年也都在關心臺灣的電力議題,但是多是以民間社團「氣候先鋒者」的名義發表,畢竟自己也在臺電工作,顧及了朋友、長官與人際關係,說話也就儘可能爲臺電與政府官方保留幾分顏面。但是今年以來,眼見臺電高層、經濟部的胡說八道已是愈來愈嚴重,他已經忍無可忍,必須出來講真話。他說:「現在情況相當嚴重,過去三年平均每分鐘燒掉32萬元,從今年起光債務利息就是每分鐘燒掉6萬元;從今年起⾵光發電每分鐘⾄少燒掉29萬元。風光佔比愈高造成電網不穩,經濟部卻還要臺電再拿5600億出來強化電網!」

所以,他正在號召「你家的電費正在爲政客錯誤埋單!」遊行活動,在5月1日從臺電大路步行前往經濟部表達民衆立場「停止亂花錢!公開電網真相!不改革就拒絕全民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