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兒科值班費遭批低於行情 院長:屬前段班水準

臺大醫院兒科招募專科值班型主治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質疑值班費低於市場行情,院長餘忠仁今天迴應,臺大醫院的值班費屬於前段班水準,一般夜間值班費更是排名第二高。

社羣平臺昨天出現「臺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文案提到病房24小時收案,負責全國重症兒童轉送與照護,值班主治醫師需負責執行跨專科醫囑和收治急診入牀,其中一項是「值班時數每小時900元」,引發網友熱議,院方澄清底薪與值班津貼另計。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陳亮甫今天向媒體指出,臺大兒童醫院小兒加護病房專責值班醫師值班費低於市場行情,基層開業、醫美市場積極向醫師招手,在內外交迫之下,雖加上固定底薪與加給能夠達成月薪新臺幣20多萬元,已不再有競爭力,縱使加上臺大光環仍令年輕醫師卻步。

餘忠仁出席「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記者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他說,值班費的設計會依夜班、假日等情況有不同的加給,因此並非以時薪方式計算。

餘忠仁表示,若與其他醫學中心相比,尤其是北部的醫學中心,臺大醫院的值班費屬於前段班水準,約爲其他醫學中心的前1/3以上。其中,假日值班費優於臺北地區其他醫學中心,一般夜間值班費則排名第二。

至於臺大兒科一次招募14名主治醫師,餘忠仁重申並非因人力流失,而是「專案主治醫師」的兒科深耕計劃所需,並非對外公開徵才。這類「專科值班型主治醫師」制度已在內科到外科加護病房實施2、3年,招聘情況良好;兒科目前纔剛開始進行相關招募。

陳亮甫說,兒童族羣量體小、健保給付有限,倚靠治療患者所帶來健保收益達成收支平衡,在如今的照護體系下已爲奢望,市場經濟恐讓兒童醫療成爲夕陽產業。這意味着,要挽救兒科生態不僅是一科、一院的責任,而是國家與社會不計得失損益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