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多、前景差 兒科難留才
兒科值班過多、訓練困難、薪資低,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前景,不僅離職率高,招收人數也不理想,願意留在醫院的人更少之又少。(本報資料照片)
醫院面臨兒科醫師荒,兒科醫師指出,兒科住院醫師20年來暴減7成,即使衛福部去年起補助住院醫師每月1萬元,及兒科研修醫師在重難罕症、外科,給付每人每月1~3萬元津貼,但兒科值班過多、訓練困難、薪資低,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前景,不僅離職率高,招收人數仍不理想,願意留在醫院的人更少之又少。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李嶸表示,2000年兒科有33個住院醫師,如今只剩8人,結束3年專科訓練後,願意進入次專科訓練、繼續研修的更只剩2人。兒科人力不足,連主治醫師都要值班,一個月要值6~7次夜班,凌晨常遇到兒童肺炎咳血、發燒抽筋等緊急狀況,整晚無法休息,長期下來根本吃不消。
臺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小兒心臟科主任王主科表示,兒科對醫院來說非賺錢科別,看一個小孩得花費更多時間,抽血可能就要10分鐘,遇到小孩哭鬧還要安撫情緒,甚至有時內科開完好幾臺刀,兒科心導管手術還在「找血管」。
此外,家長的態度常成爲壓倒醫師的最後一根稻草,王主科說,現在小孩生得少,父母更寶貝孩子,對醫師要求更高,曾有人因受不了家長,隔天就決定辭職。
王主科指出,兒科不僅離職率高,臺大去年首次招不滿兒科住院醫師,小兒心臟次專科訓練也有一年招不到人,是歷史上從未發生的事。若政府繼續不重視,惡性循環之下,兒科招不到有熱忱的人,即使有使命感,也會因惡劣環境而退縮。
針對衛福部政策,王主科直言,「還是留不住人」,考量兒科未來前景,很多人會覺得「幹嘛走收入低又累人的科」?而轉去做醫美,或其他門檻低、不用值班、有生活品質又賺錢的工作。李嶸則認爲,衛福部政策希望留住研修醫師,但只補助重症和外科,效果並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