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飆升效應 資產、內需概念族羣大吃補 吸引資金追捧
新臺幣近日強升,資產、內需概念族分別因潛在價值提升、購料成本大降而受市場資金追捧,包括食品、營建、造紙、塑化、水泥乃至於航空、觀光等,都可望率先受惠。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臺幣近日強升,昨(5)日再升逾9角,資產、內需概念族分別因潛在價值提升、購料成本大降而受市場資金追捧,包括食品、營建、造紙、塑化、水泥乃至於航空、觀光等,都可望率先受惠。
臺幣兌美元單日升逾9角,食品股主要原料黃、小、玉自國外進口,成本降低受惠族羣,成爲臺股人氣指標,帶動食品類股昨日指數上漲近4%。
法人分析,臺幣升值效益最終還是要回到成本受惠的概念,食品股的大宗物資黃、小、玉大部分都由國外採購,所以臺幣升值,成本會跟着降低,有助於降低業者下半年採購成本,相關食品族羣都將受惠。
另外,造紙股也多坐擁資產,因此備受矚目。紡織族羣中坐擁龐大土地資產的「大地主概念股」股價集體飆升。
特別的是,新臺幣升值,加上油價持續下探,率先受惠的產業首推航空與觀光業。
業內人士指出,航空業的成本結構最大的是油價,上看三成,加上新臺幣向上、購買力隨之提升,下半年有望出現出國觀光的熱潮,不僅推升航空客運的量能,對旅行社等觀光股也將有所助益。
塑化業方面,分析師認爲,新臺幣近日大爲升值,臺灣企業在購買以美元計價的石化品,如原油和石化基本原料等所需要支付的金額會相對減少。這對石化業者來說是一大利多,進而降低進料成本。
隨着進口成本下降,石化業者的生產成本可能會減少,提升利潤空間。同時,進口商和消費者也能以更低的價格購得石化品,這不僅有助於企業控制成本,也可能促使石化產品需求上升,進一步推動產業的穩定發展。
對於新臺幣升值受惠股,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表示,目前看來,主要是內需股受惠,或是一些原物料相關族羣,可以受惠進口成本下降,例如食品、造紙、汽車進口材料等。
不過她認爲營建股會上漲還是因爲有資產的關係,因此選擇上資產股優於營建股。
至於航空股除了進口原油的成本降低,之前採購的飛機,通常是用美元計價,成本也會因此下降。觀光族羣則是可能會受惠國人去國外旅遊的意願提升,旅遊相關公司受惠。但國外旅客來臺灣意願可能降低,國人若寧願出國而減少國內旅遊,對飯店、餐飲業相關又並非全然有利。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分析,目前來看,美元走弱對內需型、進口商,或是服務導向爲主,跟外貿較無關的公司較爲有利。
內需型公司以臺幣結算,因此受到匯率波動的衝擊較少,若想佈局可以從國內營收比重較高的公司來着手。(記者嚴雅芳、吳秉鍇、侯思蘋、朱曼寧、王奐敏)
延伸閱讀
臺幣升值之亂 傳產出口「慘業」Q2不妙
新臺幣匯率狂升 機械、工具機暫緩接單
一旦臺幣匯價升勢不變 臺積電業績恐探財測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