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CBAM元年 六項水泥產品 列第一波納管
臺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啓動,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昨(24)日表示,接下來以申報對象、申報產品、計算方式及申報方式等四面向展開規劃,主要的精神還是與歐盟對齊。確定六項水泥產品將是優先納管對象。
氣候署長蔡玲儀表示,申報對象方面,在密集與相關公協會討論後,對象將分爲兩大類,一是進口應申報產品項目的進口商及經授權的申報人,二是國內生產應申報產品項目的製造商,也就是進口商、國內製造商都要申報。
環境部表示,預計9月底會明確訂定,申報產品也逐漸聚焦,將優先納管排放量大的產業,例如水泥、鋼鐵業,採取分階段納管。
舉例來說,環境部6月與水泥公會討論後已有共識,將比照歐盟CBAM針對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等六項產品爲列管產品,也是優先納管的產品項目;至於鋼鐵產品,今日將與鋼鐵公會溝通,由於品項較多,仍需要時間聚焦,將於10月底前確認。
在試申報制度的計算方式上,蔡玲儀強調,會以歐盟CBAM簡化版的計算方式爲主,規劃在10月底提出、11月完成訂定;申報方式也會從簡,未來會訂定試申報程序、期程,建立模板與編撰試申報指引,預計今年12月底前訂定。
臺泥董事長張安平過去一年多不斷呼籲,必須制定臺版CBAM,徹底讓進出口的水泥承擔一樣的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