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最帥的外孫”,李敏的長子,爲人很低調,今年59歲
引言
很多人羨慕別人的出身富貴,感嘆他們的人生之路比我們平坦,甚至不用過多的付出就能夠取得讓人追逐一生也得不到的榮譽與地位。然而,誰的人生又能如此地安逸呢?越是出身不凡,越是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使命,比如說毛主席的後代們。
毛主席雖然身居高位多年,在近代歷史上擁有獨一無二的榮耀與地位,但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卻出奇地低調。他的子女不可以從政,不可以仗着家世不勞而獲,只能做普通勞動者,就連結婚的伴侶也都是普通人。這一點,在毛家第三代最年長的孔繼寧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
01
孔繼寧出生於1962年。他的父親孔令華是北京航空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在國防科工委工作。爺爺孔從洲是新中國的開國中將,建國後長期致力於新中國的炮兵工程建設,是值得敬佩的老一輩革命家。這樣的出身讓很多人遙不可及。然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更加耀眼,就是來自母親李敏的家族。李敏是毛主席與賀子珍的女兒。
她幼時就去了蘇聯留學生活,直到建國後纔回到父親身邊。毛主席疼愛孩子,對這個長期沒有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女兒更是疼愛。不但教導她學習,還非常尊重她的決定和選擇。高中期間,她將自己選中的愛人領到了父親身邊,甚至沒有打聽一下對方的出身。因爲她知道,只要是自己看重的人,父親一定會滿意的,而且他也不是講究出身的人。
02
由此可見,李敏對父親是信任的,父親對女兒也是尊重的,他們的這種理解與尊重在如今看來也是那麼的珍貴。女兒結婚以後,做父親的依然不捨得她搬出去,而是允許他們夫妻繼續住在自己的身邊。長外孫出生的時候,毛主席整好70週歲,笑稱自己“官升一級”,做了外祖父。他還與孩子的爺爺一起商議,給孩子取名爲“繼寧”。
雖然出生的時候住在外公身邊,但孔繼寧卻不記得這段經歷了。因爲他們一家後來被迫搬出去自力更生,從此,他從外公身邊轉移到了上海的外婆身邊生活。他小時候很是調皮樂觀,總是能夠給抑鬱寡歡的外婆帶去歡笑。每一年的冬天,他都有一次機會能夠見到外公,就是他老人家過生日的時候,全家歡聚一堂的美好是那麼的珍貴。
03
外公去世的時候,他還在讀初中,當天被人帶去了北京。年少不知愁。此時的他只知道外公不在了,卻不知這對他的人生意味着什麼。高中畢業的時候,他選擇了南京的一所軍事院校。從爺爺到父親,從外公到母親,他們都是軍人身份,作爲後人的他自然也希望將來能夠繼承他們的軍人生涯。唯有一點,他從不對外說起自己的出身。
上大學的時候,他還交了一個女朋友。直到兩人後來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對方纔得知他是毛主席的外孫。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的謹慎低調。更準確地說,他是不想因爲自己的出身而得到過多的關注,尤其是在自己還沒有取得一定成就的時候。參加工作後,他成爲解放軍總參謀部的一名普通軍官,後被派往國外大使館做武官。
04
這份工作如果一直堅持下去的話,他回國後肯定會得到重用提拔,此後在部隊裡的發展更是如日升天。可惜的是,他卻在90年代後期轉業了。當時,妹妹孔東梅要出國留學,父親意外去世,身體虛弱的母親身邊無人照顧。孝順的他放棄事業回到了北京,專心料理母親的日常生活,協助她撰寫出版一些回憶錄,滿足她老人家的心願。
長大以後,這是他與母親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次,也在此期間瞭解到了更多關於外公、外婆的革命事蹟。越是瞭解他們,越是對他們的革命精神充滿了敬佩。也愈加深刻了他想要將毛主席思想發揚光大的想法。就這樣,他在新世紀之初開始從事紅色產業文化傳播,致力於讓更多人瞭解毛主席思想、傳承毛主席思想。
結語
孔繼寧長得端莊大氣,英姿俊朗,充滿了書生的儒雅氣質。如今已經59歲的他,已經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不過,他還是像從前那樣不愛出風頭,只是偶爾出席一些公益活動,將自己賺到的錢投入到幫助基層人民羣衆的需要當中去。他不愧是毛主席的後代,身上繼承了毛家人的無私大氣、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