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扮演青年毛主席的演員,堪稱形神兼備,名字很特別,今年63歲
引言
扮演過毛主席的特型演員足有二三十位,但他們幾乎都是在扮演中晚年時期的毛主席,也就是毛主席成爲我黨重要領導人之後的經歷。這段時期也是人民羣衆所熟知的毛主席形象。不過,一位偉人的誕生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青蔥歲月慢慢過渡、成長,毛主席也是從當初的愛國青年逐步成長爲黨和國家的領袖。
關於毛主席青年時代的故事,也同樣引人入勝。不過,若想演好這個角色同樣很難,一些成功塑造過毛主席的老演員、老藝術家們,因年齡問題也很難刻畫好這一形象。直到王霙的出現,打破了這個難題,他的初次試鏡就獲得了導演及在場之人的認可。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他的故事。
01
王霙,這個名字當中有個生僻字,與“英”同音。說起他無意中參演青年毛主席的故事,還要從他早年的藝術生涯說起。他出生於1957年,浙江杭州人。由於家境不錯,他從小也沒有吃過什麼苦頭,更加沒有想到過自己會走上藝術的道路。按照父母的安排,他只要中規中矩的完成學業就好了,一切的改變還要從他12歲那一年說起。
當時,他還是杭州某所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一天,學校裡來了一羣前來視察的領導,準確來說,他們一行是省藝校的老師們,來此的目的就是爲學校挑選一批學習舞蹈的好苗子。遺憾的是,藝校的老師們並沒有相中學校推薦的、有舞蹈天分的學生。離開前,藝校的老師們看着操場上正在追逐嬉戲的孩子們,無意中看到了長相俊朗,身姿靈動的王霙。
02
一時間,藝校的老師豁然開朗,這就是他們想要找到的舞蹈苗子啊。就這樣,王霙因爲一次意外的選拔進了省藝校學習舞蹈。雖然老師覺得他在這方面很有天賦,但他始終覺得自己的心思並不在舞蹈上,卻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直到他看了一場越劇。瞬間就被臺上優美的動作以及動人心脾的唱腔吸引住了!隨後,他就纏着學校的老師,硬是從舞蹈班調到了越劇班。
衆所周知,學習戲劇不但需要天分,還需要從小就開始打磨基本功,否則很難有所成就。王霙靠着一股子熱情選擇了越劇,沒有因爲訓練的困難而退縮,而是比一般的同學更加用功,很快就彌補了之前的短板。十年磨礪。他後來考上了著名的話劇團,從越劇表演向話劇表演方向過渡。畢業後,他參演過一些電視劇,如《聊齋》、《陶行知》等。
03
雖然此時的他還沒有出名,但是深厚的表演功底絕不是一般演員能夠比擬的,這也註定了他此後的成就。1989年,《開天闢地》劇組挑選青年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導演已經排除掉了21個候選人,沒有一個是滿意的。絕處逢生,他無意中看到了王霙的劇照,驚歎他與青年毛澤東長相酷似。第一次試鏡,王霙很是緊張,但一襲青衫、打着油紙傘出場的他,瞬間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就這樣,王霙開始了自己扮演毛主席的生涯。此前有關毛主席的影視作品很多,扮演過毛主席的特型演員也是相當多,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不過,對於王霙來說,這些前輩們對自己的幫助不大,因爲他們更加擅長的是中晚年毛主席的扮演,青年時期的毛主席卻少有涉獵。
04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經歷不同、心境不同、言行舉止上也會有所差別。如果將其混淆,那麼就分不清青年還是中晚年,完全就失去了青年時期的那種朝氣與特色。爲了演好這個角色,他走訪了青年毛澤東就讀的長沙師範學校,到他創辦過的新民學社學習,甚至到楊開慧故居感悟。最終,他將自己揣摩出來的青年毛澤東搬上了熒幕,也贏得了觀衆的一致認可。
有一次,一位和毛主席同時期戰鬥過的老紅軍來劇組視察工作,見到他之後直接點出“你太胖了!”一句話點醒了王霙。當時,他正要扮演的角色是長征時期的毛主席,聯想到當時那個年代的艱苦,自己的形象確實不夠貼近現實。爲此,他以頑強的毅力,一個月減了二十多斤,終於給觀衆們呈上了一個更加逼真的“毛主席”!
結語
王霙今年63歲了,雖然已經多次成功了塑造了毛主席的影視形象,但王霙不太認同“特型演員”這個身份。他本就是各方面能力突出的演員,扮演毛主席只是演員生涯中的一個特殊角色,但不是唯一角色。對於扮演毛主席,他是榮幸的,也希望將來有機會繼續扮演,但是也不排除嘗試其它角色,但絕不演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