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空前兩月AI行情 中泰資管姜誠迴應:“讓子彈再飛一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AI浪潮下,“受困”於估值體系衝突的價值派基金經理,迎來了階段性低谷期。

中泰資管旗下知名基金經理姜誠近日在自己的專欄文章裡提到“收到一些朋友善意的提醒,是不是該多看看、多學學新科技了?”

結合姜誠所管基金的持倉、業績表現,不難發現,他爲什麼會收到上述提醒。

據Wind統計,截至2月27日,在姜誠管理的7只主動權益基金中(其中3只與他人共同管理)中,有2只基金今年內的回報率爲負數,另外5只基金年內的回報率位於1%—3.7%區間。同期,一批重倉人形機器人、AI產業鏈的主動權益基金的回報率超過30%。

而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在姜誠的重倉股中鮮有與AI相關的個股。

對於組合缺少AI的原因,姜誠坦言,他只願爲經歷了時間檢驗、穿越了景氣週期、證明了強健體魄、能讓人相信它長大了可以站得穩、活得久和賺得多的企業買單。他相信中國一定會走出偉大的科技公司,只是目前還看不出誰會是高概率贏家,所以讓子彈再飛一會。

姜誠坦言,做不到“料敵機先”會錯過機會,“但錯過勝過買錯,我的目標不是賺大錢,靠耐心賺錢就不該指望暴富。”他表示。

但基民能否接受這種錯過?未來,基金經理會買AI嗎?

基金業績跑輸

拉長時間看,中泰玉衡價值優選A、中泰星元價值優選A的業績表現明顯優於同類產品。

具體而言,截至2月27日,中泰玉衡價值優選A近三年的回報率爲14.84%,同期,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爲-1.28%,滬深300指數則下跌了13.24%;該基金近五年回報率爲123.64%,同期,其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爲10.33%,滬深300指數下跌了2.86%。

中泰星元價值優選A近三年、近五年的回報率也都大幅跑贏對應的比較基準收益率。

此外,近兩年來,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也獲得了較多的超額收益。

但2025年前兩個月,上述基金的業績表現差強人意。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由姜誠管理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泰星元價值優選A、中泰玉衡價值優選A自2025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爲-1.21%、-1.86%;同期,這兩隻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均爲1.06%,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爲4.87%。

姜誠管理的另外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率位於1%—3.7%區間,而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爲7.67%。

這顯然是因爲姜誠“踏空”了AI行情。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中泰星元價值優選A、中泰星元價值優選的前十大重倉股均分佈在工業、材料、金融、可選消費、房地產等行業。

如此持倉結構在去年四季度已經表現出一定的劣勢。

“四季度市場整體呈現震盪狀態,風格上中小盤股佔優,大盤股整體偏弱;行業上與人工智能相關板塊相對強勢,醫藥、消費、地產等傳統行業繼續下行。相比於可能的高賠率,我們更青睞長期高勝率,所以配置上略有吃虧,在‘公允價值法’下,基金淨值也有所回撤。”姜誠在基金2024年四季報中分析。

至此,他的組合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對“上漲品種的持倉會略微下降,下跌品種的持倉會略有增加。”

到了2025年,姜誠管理的基金組合仍然缺少AI元素。

“今年市場又冰火兩重天,基本面主線乏善可陳時,AI是良藥。不巧的是,我們的組合很缺AI,如同前幾年我們抓住了爲數不多的上漲股票,今年又‘有幸’碰上了佔比不高的下跌票……看來要被‘均值迴歸’了?”姜誠在自己的專欄文章中寫道。

價值派基金經理迎挑戰

如姜誠所言,今年以來,A股行業板塊之間的分化依舊突出。

據Wind統計,1月1日—2月27日,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漲幅排名前五的分別是:計算機、機械設備、汽車、電子、傳媒指數,而煤炭、公用事業、石油化工、交通運輸、食品飲料指數的跌幅靠前。

從Wind熱門概念板塊看,前兩個月,DeepSeek、宇樹機器人、IDC(算力租賃)、雲計算、AI算力指數漲幅居前,分別上漲了66.58%、50.90%、40.98%、38.74%、37.08%。而央企煤炭、煤炭開採精選、大基建央企指數的跌幅較大。

火熱的行情下,姜誠爲何對AI保持謹慎?

他解釋,過去幾年,我的研究重點主要在互聯網、新能源以及人工智能相關賽道,都是目前組合裡沒有的。但陸續看了些書籍、報告和論文,似懂非懂地懂了一些東西之後,卻仍感到懂的還不夠,不夠去做出一個買入決策。

在姜誠看來,有些人願意爲可能到來的需求爆發買單,有些人願意爲正在爆發的需求買單,有些人願意爲已經產生的利潤買單,採用的估值指標大概分別是市銷率和市盈率(或PEG)。但他只願爲經歷了時間檢驗、穿越了景氣週期、證明了強健體魄、能讓人相信它長大了可以站得穩、活得久和賺得多的企業買單。

“所以,如大家所見,我們的組合中都是些老面孔,因爲它們用過往給未來做了背書。”他指出。

組合雖然保守,但姜誠依舊看好中國科技的崛起。他談道,中國一定會走出偉大的科技公司,只是目前還看不出誰會是高概率贏家,所以讓子彈再飛一會。

“做不到‘料敵機先’會不會錯過機會?一定會,但錯過勝過買錯,我的目標不是賺大錢,靠耐心賺錢就不該指望暴富。與此同時,也要看得慣別人賺錢。投資界高手如雲,賺豐厚回報的大有人在,我們可以羨慕,但不要嫉妒。更重要的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保持組合穩健的同時要保證知識體系開放。特殊階段,安貧樂道也是種本分。”姜誠坦言。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AI概念股的定價邏輯主要是基於對技術前景、市場空間、企業盈利能力的強預期,而傳統價值投資強調的是“當下的安全邊際”,兩者顯然存在矛盾。因此,價值派基金經理,往往在行業爆發初期顯得更爲謹慎,相比追逐熱門股,他們更傾向於去甄別企業的真實價值。

同時,基金經理也會面臨認知迭代的挑戰。“AI產業技術變化快、商業模式不確定性高,這意味着,基金經理需要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要有對新興領域的深度研究能力,才能保證組合的業績表現不掉隊。”

另一維度上,當市場風格轉變時,如何在“堅守框架”與“適度調整”間尋求動態平衡,仍然是基金經理需要直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