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報稅「扶養公婆」竟被小叔搶走!誰來報最好…專家教1招省更多
報稅時,申報扶養父母可節省一筆稅金。(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許多民衆搶着申報扶養父母藉此減輕稅務負擔。有位人妻抱怨,她的小叔夫妻搶先申報扶養公婆,結果小叔省了稅,反而讓他們家必須繳納更多稅金。對此,專家提出4個解決方案,讓家人們可以找出最有利的申報方式,甚至可將節省下的稅金回饋給父母,作爲充滿孝心的禮物。
每年申報所得稅時,「扶養親屬」無疑是最快速且直接的節稅方式。在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的各項減免扣除中,扶養親屬每人可減免9.7萬元的免稅額,若扶養年滿70歲以上的親屬,每人扣除額14.55萬元,確實可節省不少稅金。
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人妻表示,他們夫妻長期以來都負責照顧公婆,過去每年都是由他們申報扶養,然而,最近小叔夫妻卻搶先申報了扶養,婆婆還站在小叔那邊,認爲小叔在外租屋,收入不高,由他們申報更能節稅。結果,小叔一家省下了稅金,卻讓人妻一家必須繳納更多的稅款。
蘇家宏以自身申報所得稅的經驗爲例,他會先計算姊姊和他兩家人在沒有申報扶養父母的情況下,各自應繳納的稅額,再計算各自申報扶養父母所能節省的稅金,接着比較由誰來扶養父母能帶來最大的節稅利益,最後將節省下來的稅金回饋給父母,當作他們的「孝心禮物」。
蘇家宏也分享了幾個思考方向,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從「家族」整體利益出發,由節稅效果最大的人來申報扶養,然後將節稅的收益補貼給另一方需要多繳的稅金,創造雙贏的局面。
舉例來說,若哥哥申報扶養父母可以節省3萬元稅金,而弟弟申報只能節省1萬元,那麼就讓哥哥來申報,然後補貼弟弟1萬元,這樣哥哥仍然可以節省2萬元,對雙方都有好處。
二、如果覺得計算太過複雜,或是家人之間難以達成共識,也可以採取輪流申報的方式,事先談好規則。
例如,兄弟兩人輪流申報扶養,去年是由弟弟一家申報扶養,那麼今年就輪到哥哥來申報。
三、只有實際扶養父母的人才能申報抵稅。
從法律實務的角度來看,如果所有的小孩都申報扶養父母,並且產生爭議,國稅局可能會認定由實際扶養父母的人才能抵稅。
四、將節稅的利益全部給父母。
把節省下來的稅金交給父母的好處是,避免兄弟姊妹之間產生矛盾,而且父母也能夠很高興地收到額外的「節稅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