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革命、智能覺醒!科創AIETF(588790)搶佔未來制高點

當全球首臺AI自主設計的核聚變裝置實現1.2億℃持續放電,當國產大模型“通義千問”通過司法考試,當腦機接口讓漸凍症患者重獲語言能力……2025年一季度,人工智能正以“周”爲單位突破技術邊界。

在這場智能革命的浪潮中,科創AIETF(588790)規模近18億元,自2025年1月10日以來,已獲得超近15億元資金流入,較1月9日規模增長16倍!成爲市場佈局AI3.0時代的核心工具!

一、技術風暴眼:三大顛覆性突破引爆投資熱情

1.​算力革命:華爲光子芯片開啓“零時延”時代

2025年1月18日,華爲發佈全球首款商用光子AI芯片“鯤騰920”,在130納米工藝下實現每秒128萬億次運算,功耗僅爲傳統芯片的3%,已在20個智算中心部署。搭載該芯片的中科曙光服務器,成功將大模型訓練時間從30天壓縮至7小時。資本市場瞬間沸騰:瀾起科技存算一體芯片訂單排期至2028年。IDC預測,2025年中國光子芯片市場規模將達4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80%。

2.​醫療革命:AI主刀醫生邁入手術室

2月2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宣佈,阿里雲“通義千問”大模型成功規劃肝癌切除手術路徑,三維重建誤差小於0.3毫米,手術時間縮短40%。該系統已接入全國350家三甲醫院,拉動虹軟科技的醫療視覺算法裝機量激增3倍。麥肯錫測算,AI醫療市場規模2025年將突破1200億元,診療效率提升50%以上。

3.政策強音:國務院萬億資金重倉AI基建

3月1日,《AI+2030行動計劃》正式落地,宣佈設立1.2萬億元AI新基建專項基金,重點支持智能算力、數據要素、大模型三大領域。政策明確對採購國產AI設備的企業給予30%補貼,首批5000億元額度開放申請首日即被科創AI成分企業搶佔73%。寒武紀獲45億元芯片採購大單,華峰測控AI測試設備交付週期縮短至30天。

二、萬億級機遇:普通人如何參與智能革命?

當AI法官5分鐘審結一樁離婚訴訟,當核聚變電站點亮城市夜空,當腦機接口讓失語者重獲新生……這些顛覆性場景的背後,是科創板AI企業年均23%的研發投入增速。據高盛預測,2025年AI將貢獻全球GDP增長的25%,中國企業在16個關鍵技術領域市佔率超50%。

科創AIETF(588790)未來三大機遇,破解投資難題:

1.端側AI硬件革命

智能汽車:虹軟科技艙駕一體方案獲理想L9、小鵬X9搭載,2025年出貨量預計超300萬套

AIPC:金山辦公聯合華爲打造“盤古辦公助手”,預裝率超70%,拉動ARPU值提升至89元/月

機器人視覺:奧普特3D視覺檢測系統精度達0.005mm(超人類工程師3倍)

2.智能算力基建浪潮

設備需求:中微公司5nm刻蝕設備訂單排期至2027年,單價提升至4500萬元/臺

芯片迭代:寒武紀2025Q4將量產7nm思元660芯片(算力提升5倍,功耗降40%)

存算一體:瀾起科技MRAM存內計算芯片延遲降至3ns(全球最快)

3.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空天數據:中科星圖獲國家氣象局37億元訂單,AI氣象預測準確率提升至92%

工業數據:格靈深瞳工業質檢系統降低汽車零部件廢品率45%(單廠年省1.2億元)

醫療數據:推想醫療AI輔助診斷系統接入850家三甲醫院,減少漏診率68%

在政策、技術、資本的三重驅動下,中國AI產業正從“應用創新”向“基礎突破”躍遷。科創AIETF(588790)憑藉全產業鏈佈局、高成長彈性及風險分散機制,或將成爲把握智能時代紅利的核心配置工具。

(數據來源:Wind、上市公司公告;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提示:

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爲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